候就像抢钱一样,有的则说,像印钱一样.
一个项目结束,少者赚一两个亿,多者十几个亿。
一般品牌的点钞机六秒可点一万;一分钟可点十万;
点一亿元理论时长需要一千分钟,约两天。
而点十亿人民币,需要一万分钟,也就是理论上的一百六十六个小时,大约需要七天左右的时间。
这仅仅是理论时长,考虑实际点钞中清点、扎把、卡钞等因素,至少需十天以上的时间方能点完,工作人员还得不吃不喝。
所以,富豪榜上前十位的大多数都是靠房地产起家的。
他们用一二十年的时间,就聚集了西方富豪几代人的财富。
由此也可以看出,梁时异让集团公司适时地进军房地产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城镇化才刚刚开始,房地产业方兴未艾!
如果金辉房屋开发有限公司能够持续发展下去,带动铁矿集团转型升级,就能够成功。
利曲矿业的生产逐渐走上正轨,原矿生产进入了丰产期,看到所产原矿伴生大量的铜矿,销售出去也不能多卖钱,李原野他们感到很可惜。
多次打报告给集团公司要求就地建设选矿厂,除了生产铁精粉外,还可以分离铜精粉等。
集团公司领导对此反映谨慎,认为当前集团公司被梁时异折腾的负债太多,步子迈的太快,风险较大,而且,对利曲矿业的地质储量是不是有图纸上反映的那么多,也持怀疑态度。
所以,虽然梁时异和李原野强烈坚持,但是,班子成员还是反对。
对一个集团公司来说,区区两三千万的投资,都这么费劲。
想当年,何大力建四百五十立方米高炉,投资了四个多亿,开工后又接连亏损了三亿,而且是违规上马、未批先建、购进了大批假冒伪劣设备时,你们都干什么去了?
看来还是鬼怕恶人啊!是不是自己太与人为善了?自己是不是还要更很一些才能够树立威信?
梁时异对于认准的事,历来是想尽千方百计也要完成。
既然集团公司不投资,那就自己干!
龙猛捷通建材公司投资三千万元,在利曲矿业旁边的荒地上,建设了一个现代化的选矿厂。
然后按照梁时异的授意,张得龙在主体工程以外,还建设了高标准、大面积的职工宿舍、食堂、浴室、健身室、图书室、ktv包房等娱乐设施。
并且对利曲矿业干部职工开放,受到了利曲矿业职工的热烈欢迎。
设备安装到位后,就以略高于外地客商的价格,包销了利曲矿业的全部原矿,并且签订了五年购买合同。
在生产过程中,经过检测人员化验,这些原矿不但富含铜,而且伴生钴、金等贵金属,且含量不低。
选矿厂领导张得龙他们报告给时异后,时异指示,尽快购买相关设备,进行回收利用,既可增加效益,也有利于环保。
没有想到,新设备运转后,回收的铜精粉,钴、金等贵金属粉,出售后,几乎能够找平购买原矿和进行选矿所有的成本费用。
换句话说,就是生产出的铁精粉完完全全是净赚的!这是其他任何选矿厂都无法比拟的。
当然,这既得益于新上的贵金属选矿设备,更主要的是,利曲矿业原矿的天赋宝藏!
利曲选矿厂经济效益由此上了一个大的台阶,干部职工也是待遇优厚。
特别是福利这一快,不但给购买五险一金,实行班中餐,而且还有交通补助、生日结婚蛋糕等等,把利曲矿业的职工羡慕的不行不行地。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利曲矿业的领导很快知道了选矿厂的新情况,就汇报给了集团公司领导。
这次,以于董事长为首的领导们,开始后悔了,当初没有听从梁时异、李原野的建议上马选矿厂,让人家赚了大便宜!
不过,还有办法亡羊补牢。
这家选矿厂完全依赖于利曲矿业的原矿,地处荒郊野外,没有第二家供货方,所以…
集团公司不顾签订的购销合同,要求提高原矿的价格三成,而选矿厂坚持要按合同办事,否则就诉诸法律。
当然,这些只是表面文章,吵吵嚷嚷一段时间后,在于董事长和时异的内外斡旋下,最后双方坐下来协商,以选矿厂每出售一吨贵金属粉,就返还利曲矿业百分之二十的收入而告结束。
其实,于董事长也有股份在龙猛捷通建材公司,而且年年分红,利曲选矿厂,是它的子公司,利润自然有于董事长一份。
梁时异则是怎么都行,手心手背都是肉,一方面是利,一方面是义,自己都要。
虽然利曲矿业在这场纷争中不占理,但是,合作共赢是最好的结果,不是吗?
第96章 手心手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