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突水抢险成功后,集团公司利用简报、网站、板报等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开始宣传。
主题是面对突发灾害,铁矿人没有退却,在集团的坚强领导下,组织到位、措施得力,广大干部职工众志成城,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不眠不休地奋战二十多个小时,终于挽狂澜于即倒,最后时刻战胜了突水,保住了磨山矿井,使数亿财产免受损失!
但是,如果让我们能够沉下来思考这个问题,如此重大的水灾,在救援的过程中涌现的可歌可泣感人故事固然值得弘扬,但暴露出来的问题,绝不能成为文过饰非,报喜不报忧的反转材料。
谁都不愿意看见世上发生事故,无论是什么,都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
但是,灾难发生之后,就应该以客观、冷静、科学、积极的态度来进行报道,不应是千篇唱赞歌。
直面问题本身就给公众一个镇定、冷静、勇敢的示范,这有助于引导公众控制自我,正确理解事态。
所以,对于灾难事件的报道,更应该深层次的探寻背后的成因,它不但会涌现好人好事,同样也会暴露问题,我们该有一个质疑追问的勇气和声音。
但是,这些都没有。集团公司还专门召开了抢险救灾先进集体、个人表彰会,梁时异作为现场抢险救灾带头人荣获一等奖,不但有荣誉证书,还有三千元奖金,其他参与抢险救灾的领导和职工都有奖励,大家皆大欢喜。
但就在几个月前,梁时异特别担心磨山矿发生大的地质异常现象,起草了掘进班组用超深孔探水的规定,要求在井下小钻机施工探水的基础上,掘进班组是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
并且,要求设备工段做好—480米,—280米水平防突水的预案,检修现有设备,清挖这两个水仓增加库容,再增加两台大功率水泵以防万一。
但是,没有得到矿长办公会的通过,设备矿长涂英以成本超预算、磨山矿一直没有大水来搪塞,说等到集团公司布置夏季防洪时再说。
现在,他的担心变成了现实。虽然这样的突水在井下开采中也属常见,但是,梁时异总有一个不好的预感,他担心这次突水与f1裂隙有关,虽然现有的地质资料还不能给与确切的支持,但把事情考虑周到可以做到有备无患,居安思危。
集团公司对梁时异反映的问题没有给与明确答复,也没有人被追究责任,只是对突水点周围进行了围幕注浆,以期把水堵住。
集团公司、磨山矿上上下下都把主要精力方在了井下治水上。但是—280米水平的出水时大时小,而且,有时还伴有混水出现。这是一种不好的迹象!
梁时异带领技术科人员二十四小时进行测量监测,密切观察出水量和水质变化。
并配合集团勘探公司对—280米水平的出水点周围进行围幕注浆。注浆后,出水变成了水泥状,这倒是正常现象。但是,围幕注浆进行了好长时间,效果几乎看不到,井下小钻井开始调整钻探方向,暂停了注浆。
两天后,工作人员报告,出水变成了黄泥汤,水沟里沉淀了许多细泥!梁时异迅速赶到出水点查看,果然属实!
这令他大惑不解,这些细泥是软岩中的物质吗?还是其他...把水和细泥分别采样送到集团公司技术处去鉴定,迟迟没有回复。
在忙碌和疑惑、担忧中,过去了半个月,出水点依然是水量时大时小,淌出黄泥汤和细泥,最后几天,水量渐渐变小,最后几乎没有了,问围幕注浆那边,还没有开始注浆,这就奇怪了!
九月份的的一天早晨六点多钟,铁丘镇结束了连绵的秋雨,天气放晴,太阳刚刚露出了笑脸,照耀在镇区的一条街道上。
还没有到上班上学时间,路上人员车辆还很少,一辆农用三轮车,驾驶员带着他的老婆去拉货,后面十米左右,一辆面包车,一位青年带着妻子和五岁的女儿出早门走亲戚。
三轮车主突然觉得车开不动了。接着扑的一声掉入坑中,而且土石很快把车子淹埋了!夫妻俩相互扶持着爬到了安全地点,眼看着三轮车没有了踪影!
前后不到几十秒,再看后面,已经是一片大坑,有近百平方米!在坑的另一边缘,面包车已半截埋在土中,而且还在一点点下沉!
农民夫妻俩看自己的车没有了希望,就一边大声喊着救人,一边绕道大坑的另一头,来到面包车旁边,不顾自身危险要救车中的人。
这时又闻讯赶来了两个晨练的人,四人一起砸开车窗,费了不少劲把一家三口救了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还有路人拨打120,也有两个人用手机录了视频,随后发到了朋友圈上,使得这一事件迅速扩散开来。
集团公司调度室在出事半小时后才接到报告,值班领导和矿山救护队随后赶到了现场,那一家三口早就送去医院,三轮车主两口子还在附近打转转。
矿山救护队随即拉起了围线,封锁了现场。
在后面的一个多小时里,沉降的坑继续扩大,最深处已有二十多米,面积有二百多平米,不但把整个路面沉了下去,而且波及一居民小区和部分商铺,有的墙体开裂,有的半间屋直接悬在空中,好在撤离及时,没有人员伤亡。
事故及时上报后,上级指示把方圆二公里范围内的居民疏散,一时间,铁丘镇大小宾馆、旅店客满,更多群众暂时住到外地亲戚家去,每一人暂发五十元一天住宿补贴...一时间,整个铁丘镇一片嘈杂,铁丘集团公司更是乱成一锅粥。
沉降地点属于磨山矿开采范围,上级命令磨山矿立即全面停产听通知。
&
第46章 地面沉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