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铸业公司自从建成十多年,一直管理混乱,没有一年赢利的,几乎把铁丘集团公司拖垮,早应该倒闭破产了。
而现在还要建更大的炉子。关键是,投资需要三个多亿,靠常规银行贷款已经弄不来钱,就开始用集团公司固定资产作抵押,进行贷款,而且是没有什么有竞争力的常规产品。
特别是考虑到国家越来越紧的环保政策,企业风险极大而前景不明。所以,当项目征求意见时,遭到绝大多数人的反对。
但是,这位新领导一意孤行,使出混身解数,通过作弊等手段和措施,强行通过了初期论证、立项,开始了跑产能、环评、安全、电力、贷款等等。
而且,急不可耐地开始了未批先建、边批边建等活动。
梁时异一直是坚决反对此项目的,他和大多数职工一样,不愿意看着大家的血汗钱白白被烧掉!
但是,他和大家做了很多努力,也一直阻止不了那些人的几近疯狂的行动。
其后的日子,龙游、齐肖海、慕容胜男和杨得宝、郝经理几个人拧成了一股绳,牢牢缠住了何大力,何大力也被他们牵着鼻子走了。
集团铸业公司五百立方高炉和所谓连扎连铸项目正式上马了,龙游的泰兴钢铁设备有限公司供应了绝大多数设备配件。
集团公司的所谓招投标也就成为了聋子的耳朵。
在设备安装阶段,无论是铸业公司的检电人员,还是外面的承包工程队,都对运进厂区的设备提出了质疑:要么是质量不符合要求,要么是缺这少那,还要另购配件;要么是用过的旧配件,需要维修后才能够使用。
就是这些东西,价格却高得离谱。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经过了大半年的施工,高炉建了起来,各项配套附属设施也弄好了,待到试车时,却是花样百出。
首先,一场暴雨,竟然把主配电室淹了!
想尽办法恢复后,一开高炉鼓风机,竟然跳闸了。
原来,铸业公司原有的变压器容量太小,新旧高炉一起用,承受不了。
直到这时才发现,新高炉的用电指标竟然还没有申请!
这才派人去申请,供电部门一个负责人说要走程序,还说有什么未建项目的话,看看有什么活能给他点做。
但听说已经开始试车,就生气地说那你们就等着吧。
何大力不愿等,盛光钢厂的副经理杨得宝出主意说,现在,盛光钢厂由于资金链问题,已经停产多月,以后也不一定能够开炉,不如由我给协调一下,借用他的线路户头。
何大力同意了。几个人一番协商,形成了一个合同:集团铸业公司购买盛光钢厂供电线路使用权,花两千万元买电量的过路费。
弄的集团公司上上下下都感觉匪夷所思。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个高炉没有办下产能,原来是个黑户!
现在要生产,怎么办?还是买,花了一个多亿,买了盛光钢厂的产能,也就是借窝生蛋。
修修补补几个月,总算开始点火了。为此,集团公司还举行了盛大的活动,集团公司简报、网站上,矿区的主要街道上,到处都是祝贺的标语。
集团公司大小会议上,也是喋喋不休地宣讲新高炉的重大意义。
烘炉一段时间后,好不容易开始了炼铁,故障是接二连三出现。
先是炉体开裂,后来是大容量同步高炉鼓风机的轴承坏了。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出铁了,但是,连扎连铸设备根本就不能用!什么生产高速线材、小型材、中型材、棒材,什么盘条、圆钢、角钢、槽钢、轻轨等等,都成了镜花水月。
只能够生产一些面包铁,还经常出号外铁。这些堆积如山的面包铁,就像一个个问号,似乎在嘲笑着来来往往的人们的愚蠢。
就是这样的面包铁也不能持续生产,没有多久,就发生了高炉结瘤事故,处理完后,又因为种种原因而熄火停炉了。
第42章 忽悠瘸了(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