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章 上了台阶 (3460字)[1/2页]

沉降的矿山 寒山老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里,就不得不简要介绍一下梁时异所在的单位。这是一个古老的矿山,几百年前就有古人在此开矿冶铁造兵器盔甲,因为此地的矿苗多裸露山坡上,品位高、有害元素少,能够打造特殊优质刚材,是高铁低碳低磷低硫矿,可选性好,并伴生金银铜钴等稀有金属。地质品位高达百分之六十二至六十八,产品效益是同类型行业的一点五倍,在我国是很少见的富铁矿。我国的铁矿多为贫铁矿,品位多在百分之四十五左右,有的只有百分之二三十,由于市场上铁精粉大都呈酸性,磷和硫的含量较高,需要低磷低硫低碳的、碱性铁精粉进行中和,才能够达到炼钢所需的韧度和硬度。集团公司所生产的全是自熔碱性低碳低磷低硫铁精粉,所以,铁丘的矿石、铁精粉,曾被行业内称为“人参铁”,“工业味精”,可见其名气之大,所以才有了铁丘镇的名称。从宋元明清朝到民国再到日本人占领时期,都有开采,共和国成立后进行了接管,成立了铁丘铁矿继续开采。那时,铁矿所属单位众多,从幼儿园、医院、商场、邮局、到职业学校、派出所、电影院等等,鼎盛时职工家属五万多人,简直就是一个独立王国,其实一些袖珍国也不过如此。铁丘铁矿也曾有过辉煌的历史,所产优质高品位的铁矿石、铁精粉、钴粉、铜金粉,供应过全国五十多家钢铁企业,并出口到捷克斯洛伐克,为共和国的经济建设做出过很大贡献,曾经直属于冶金部管理,行政级别很高,后来逐渐属省冶金厅、市国资委管理。改革开放后,创立了集团公司,进行了瘦身改革,但仍有十几家单位,五千多职工,年产值二十多亿,是市里的大中型重点国企。不过经过多年开采,这里的原矿早已转入了地下开采,而且越挖越深。梁时异所在的矿叫磨山大井,另外还有小铁山大井、铜山大井、铸业公司、选矿公司、商贸公司、勘探公司、矿山机械公司、物业公司、集团机关等等单位,另外还有马庄矿、西小坑、北山坑、杨树林、牛山坑等五十几个露天开采的矿坑,基本都已闭坑荒废。其中前三个大井和选矿公司是骨干企业,是主业,属核心层,直接属集团公司领导,但没有自主经营权,其他公司是辅业,是独立法人,可自主经营。由于远离市区,又独立于当地政府,所以,也是自成体系,较为封闭,再加上是吃资源饭的老矿区,也因此人们观念普遍保守,历史包袱较重,企业也曾多次面临破产的困境,但都奇迹般地活了过来,也曾进行过多次改革,但都收效甚微,最后换汤不换药一直维持到现在。
      在铁丘镇,改革开放之前,基本上只有铁矿公司一家独大,其他集体企业不值一提。改革开放之后,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当地老百姓很快富了起来,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围绕钢铁资源,出现了大大小小近百家私企,仅成规模的就有炼钢厂八家,选矿厂十五家,烧结厂十家,加工炉料厂五家,磁性材料厂四家,小铁矿最盛时六十多家,后被整顿为十家,物流企业七家。另外,还有化工厂、石材厂等等,不算集团公司产值,整个镇区年产值近九十个亿,位列全国百强镇之列。
      现在,集团公司领导班子有七位领导,分别是:董事长何大力,总经理于九章,副书记莫恬,副总李成城、楚众,纪检书记金路,工会主任区善民。何大力是市西郊区的原副区长调过来的,据说是一个脾气暴躁、很强势、政治手腕有一套的人,但是,他不懂企业管理,更不懂采矿业,一味用强、从严管理,稍一不合意就拍桌子打板凳地骂人。有一次,在早上调度会上,因连着看到两个生产指标下降较多,就不问原因,开始了骂人,副总李成城、楚众被骂得狗血喷头,接着越骂越生气,竟然把各个部门处室都骂了一遍,最后,开始骂空,没有目标了,一口气骂了七十分钟,这是有人看着表的。事后了解到,是因为两个单位出现了较大的设备事故而影响了产量,设备修好后,周产量完成了。后来,月产量也超额完成了。这样,他才有了笑脸,认为多亏了他的骂人。也不知道谁给了他骂人的权力。当时,从于总经理以下,竟然没有人敢于反驳顶撞。于九章,性格正好与他相反,本身是省城矿业大学的老毕业生,梁时异倒是他的小校友,温文尔雅的知识分子,一直就在铁丘集团公司工作,从技术员一步步升了上来。副总李成城、楚众,工会主任区善民,纪检书记金路,都是老大中专毕业生,从生产一线提起的,莫恬就是转业军人,市里直接下派任命的。
      梁时异所在的是磨山矿。至于为什么叫磨山,则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话说在古代,铁丘镇那时还是只有几户人家的小山村,有一个小伙子上山打柴,发现了一

第3章 上了台阶 (3460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