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物资时偶尔路过一次。
      当爬到寺庙时,走得慢,年轻人还好,但是老两口却是有些气喘吁吁的了!双手撑着腿,弓着腰,调整好呼吸才一起进入寺庙。
      而在燕山镇这边,孙氏几人,完全体现了女人的天性。虽然买的都是一些食材,都是家里面需要的东西,但是花钱买东西很爽啊!
      最开始孙氏两妯娌看着一直买买买,付钱的时候还有些犹豫心疼。不过被盼夏一阵洗脑,本来现在一大家子对盼夏的话都到了偏听偏信的地步,经过盼夏刻意洗脑。两人也放开了,看着家里有需要的,觉得还不错的东西都出手买下来。
      果然,没一会儿,两人是觉得很爽,那就更加放开手了。不光看着家里有需要的时候会买,看到自己的小家,有用得着的也会买。反正上一次家里分红,手里面些钱,今天出门前专门带了些在身上。
      一行四口人,边逛边买,一圈下来,需要买的东西,准备的食材也差不多了。不过并没有影响几人的兴致。
      盼夏姐妹两人看到有卖糖人和糖葫芦的,还一人各买了一串,边走边吃,惬意得很。
      一些厨房需要的食材差不多了,想着晚上人多,菜式的多准备些才行,几人便又转身去码头,打算买些海货。
      这时代的人,一般普通百姓吃海货得的不多,总有一股子腥味,一般家庭里佐料不齐全,去不掉腥味,又找不到其他去腥味的办法,久而久之,就很少买了。
      当然,也不是没人买,有些愿意研究厨艺的,能去去除一些腥味的,到了大集那一天还是愿意买些回去打牙祭的。毕竟买一斤猪肉的钱可以买好几斤海货了。
      本来海货也不是这些跑海的人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个业余的收入,卖出去了就是零花钱,卖不出去也不费成本,都是快到一个码头时,提前打捞的,能打捞到啥就卖啥。所以海货并不贵。
      盼夏选了一些照样买了些海带,看到有居然黑鱼,便买了两条六七斤的黑鱼打算做水煮鱼,还买了两三条草鱼,打算做红烧,又买了些虾,炒个虾仁。
      所有东西都买好了,看时辰已经到了午时正了,去寺庙添香油钱的人一般都会在寺庙里吃了斋饭才会下来。今天节日,去寺庙的人不会少,所以寺庙必定有备斋饭。
      几人逛的累了,便在路边找了个小食肆,要了四碗鸡汤混沌吃起来。
      此时,添了香油钱的一行人来到了求签的地方。这燕山寺的解签是远近闻名的,虽然近年来不似以往热闹,但是一般来了寺庙,还是会求签的。
      一行人只打算求2支签,便让老杨头和赵氏两人去摇签。最后摇出了六号和九号签,签文要拿着签号去解签的地方,让解签的人对应着解签。
      几人又辗转到解签处,拿出签号,解签之人是这燕山寺首座师傅,对应着取出了签文只见两支签上面分别写到:
      “时来运转有人助,任意作为不相干”。
      “诸事凑巧”。
      “施主,此两签大吉。”
      顿了顿正要开口释签,老杨头倒是先制止了:“不用了师傅,我们求签也不过是求个心理安慰,不管今天的签是好是坏,我们一家子都会接受。
      不过大吉,比大凶听起来好听些罢。不管吉凶,我们一家人在一起比什么都强。就算是大凶,我们相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总能有些许改变的。”
      “施主看得通透。谁说不是呢?”那首座师傅笑着附和道。看老杨头一家子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第84章 宴请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