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顿顿吃饱也是困难的。
      说是说这几年咱们边境安稳,如果能一直安稳倒没什么,但说句不好听的,万一不安稳起来,到时候受苦的还是百姓。但是如果咱们种出了好的粮食,产量高的粮食,百姓解决了温饱不说,还有余粮的话,才能真的安居乐业。百姓富足了,咱国家才能强大起来,也就不怕被欺负了。”
      “小夏说的对,种地有啥不好的?地才是咱老百姓的根本。只要肯下功夫,也能干出一番大事来。以前就看你这小子喜欢跟着往田地里跑,我还真没有往你喜欢种地这块儿想。
      既然喜欢种地,小夏点子多,以后就跟着一起,不跟着往山上跑了。不过种地辛苦,你自己决定要做的话,就要不怕苦累,坚持下去。可不要受不了苦,到了最后又不干了。”老杨头也是经历过风浪的人,不晓得是哪一句话打动到他了做了决定,还嘱咐着杨初霁。
      “阿爹,我也没有说不好,地是咱老百姓的根儿,我当然晓得。我也希望几个孩子好,不管他们干啥,只要他们能一生平安顺遂我就开心。
      既然喜欢,爹和娘都会支持你的,但是决定好就要用心对待。下地有多辛苦,你自己经常跟着下地,自己明白。但如果以后真的要种地,肯定比平时你在地里帮忙还要辛苦,你自己想好了。”朱氏赶紧表明态度,同时又嘱咐着杨初霁。
      “爷爷,娘,您们放心,我一定会坚持下去的。我就喜欢种地,而且我要种出好的粮食,我要让咱杨家村的村民,以后都可以顿顿吃饱饭,让他们不为粮食发愁。”
      杨初霁看着自家爷爷奶奶,娘都不反对高兴得很,特别是听到盼夏的那番话,心里更加坚定要种地,还要种出好的粮食出来,只是他毕竟不是盼夏,所以造福百姓他不敢想,能想到的也就是让自己村的村民粮食产量提高就很了不起了。
      此时的杨初霁还不知道,在不久的将来,他在自家幺妹的带领下不但种出了产量高的粮食,还种出了高产量的其他可以代替米饭解决温饱的粮食。
      不但让杨家村村民不再为温饱发愁,还解决了整个燕山镇的温饱问题,整个合县的温饱问题。后来整个渝州省的老百姓都不再为吃食发愁。最后通过知州递上折子,上达天听,派使者到各地进行培训种植,在那几年后,云国人人可吃饱饭。也算是光耀门楣了。
      “大哥,我相信你,只要肯研究,下功夫,一定可以的。”盼夏对着杨初霁说道,还重重的点了点头。
      “大弟,姐也相信你。”春桃也说道。
      “大哥,以后你只管种地,有啥要帮忙的,跟我说,我也可以帮你干。”杨熙冬也说道。其实杨熙冬心里更想说的是:种出了好的东西,以后交给他,他把它卖出去。
      不过他怕说了被挨打,目前除了盼夏,家里谁也不知道他喜欢做买卖。不过还有有一个应该有一点明白,那就是杨知秋,自己的双胞胎哥哥。
      “你是好孩子,伯娘和大伯都支持你。不过坚持下去很难。孩子,你要想好!”孙氏也表态到。
      杨初霁的看大家都在说,都在为自己加油鼓气,眼睛都泛红了,重重点了点头说道:“我一定会坚持下去,一定会种出好的粮食的。”
      不再说话,快速的把饭吃完,收拾好,都去小憩一会儿,待会儿该上山还要上山。盼夏则把白菜种子拿出来,先泡上,顺便把一些坏的种子先过一遍。

第46章 出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