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百十来斤没有问题的。真的不少了。按照目前来说,一天赚的钱,比以前一年的钱都多。
      虽然不知道能挖多久,但是我们也满足了。你不用单独给我们开价的。”孙老头说道。其他人也是频频点头。
      “外公,朱家爷爷,你们听咱爷爷的。你们对我们家好,我们记着呢。这个松茸季节本来只到11月左右,但是,现在挖的人多,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没有了。所以得快一点。
      如果咱们村不好挖了,就稍微走远一点,这个不要对外说。这个可能也就今年能大赚一笔。如果挖坏了,不方便整理的话就放一起,家里面留一两个人,可以拾掇家里,还可以在他们把松茸背回来后择选,质量破坏了的,自己吃,或者晒干吃。
      今年咱们能赚一笔赚一笔,你们看,咱表哥和阿福哥,一看都是聪明的,如果今年赚了钱,咱有能力的话送他们去学堂,以后光宗耀祖。外公,朱家爷爷您们觉得呢?”盼夏一边劝着,一边说着自己的打算。
      点名的两个老头子听到说赚到钱送孙子去学堂心里不是不震动,包括其他人,还有点名的那几个小子,对于学堂,这个时代的人都是有一种渴望的。
      不管男女老少心里都明白,普通老百姓,穷苦人家,想要光宗耀祖难于上天。所以只要有机会,都会想尽办法供出一个学子来,万一有机会呢?就算考不中,识字,当个账房什么的也是划算的。
      “除了楠小子,轩小子和阿福他们两个的年龄不小了,也不知道可不可以。”老孙头说道。如果有机会能供他们读书,那必定供,能供到哪里在哪里,他们苦了一辈子,不希望子孙后辈像他们一样,即便不能光宗耀祖,能识字就是好的。
      “外公,朱家爷爷,如果您们真的想要哥哥们去学堂,他们的年龄还在允许的范围内,阿福哥哥和大表哥只有明年一年的时间了。所以要去的话,就要抓住这次的机会。而且他们本来比一般人强一些,他们会写自己的名字,也认识几个简单的字啊。
      现在我大哥以及我小哥都在学堂去了,他们每个月有两天沐休,这两天哥哥们可以来咱家里,让我哥哥先教他们一些基本的。
      到了放年学的时候,他们可以休息一个月呢,到时候阿福哥就天天过来,表哥就在咱家住。来年开学总比一般学子起点强些。不过现在最主要的是把钱赚回来。”盼夏也把自己的打算说道。
      “对,现在主要的是赚钱,夏夏放心,这个松茸我们不会乱说的。我们现在自己都自顾不暇了,说句不好听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亲家你们家还说出来,拉了村子一把,大义啊!”朱老头感慨道。
      “对了,外公,朱家爷爷,如果你们今年麦子种的不多的话,你们要是相信我,就不种麦子了。如果种的多,就留一部分地出来,至少留一两亩出来。最近抽时间把地翻翻,然后把土弄细碎一些。”盼夏想到马上要种白菜了,就跟他们说到。
      有4两的白菜种子,如果出苗率高的话,三家人移栽面积也差不了多少。如果出苗率不高的话,那就不够,不管怎样,还得再去买些。栽不完,到时候可以当小青菜吃。
      “我们是外来户,田地也就这几年置办了些,没有多少,种麦子的地不到2亩,夏夏,朱爷爷也不问你做啥,反正麦子种出来收成也不高,如果有用,那就不种了。”朱老头想了想直接说道。
      朱家其他人不反驳,因为当家人发话,肯定有自己的理由。这就是男权时代,不管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男人说话,特别是当家人,那是有绝对的份量。朱家其他人虽然好奇,但也是相信盼夏的。何况自家当家人都说话了。
      “我们也不多,打算种2亩就够了。这样的话,我们也不种了。外公相信你。”盼夏外公也说到。
      盼夏看着他们,什么都不问,百姓最重要的就是田地,收了粮就会马不停蹄的种其他粮。现在就这样跟他们一说,说不种就不种,这份信任,除了亲人间哪里还有。
      “外公,朱家爷爷,放心,不会让你们失望的。”盼夏郑重其事道。
      正事说完,时辰不早了,该回家就回家了。孙老头一家无论如何不留宿。没办法,只有拿着火把就着夜色走。
      走之前,盼夏让自己奶奶拿了两匹布出来。家里布多,一时半会儿也用不了,就让两家一人带了一匹回去。大家推辞不过也就接下,告辞回家。
      因为下午孙氏教村里的人识松茸,自己娘家没来人,所以孙氏跟着他们一起回岳山村,明天在家里帮一天忙,顺便教他们认识松茸。

第32章 大团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