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主要是怕二房多想,特别是怕朱氏多想。虽然一家人都和睦,但是一旦牵扯到银钱,谁知道会不会生出间隙来。所以赵氏才会当着大家的面说清楚。免得以后有什么,整得一家子不安宁。朱氏笑着摆了摆手:
“娘,我是啥人你不清楚?家里几个孩子,我都是当亲生的看待,桃儿是最大的,这些年来,她最让人省心,我也疼她的。再说,娘,你也说了,桃儿没几年就要说亲了,按以前家里的光景,我经常都在忧心,还和当家的叨叨了好多次呢,以后桃儿没有一份体面的嫁妆,她性子温和,我都怕她遇到个恶婆婆,怕婆家人看不起呢!不行你问当家的。”
杨老二也是急忙点头:“娘,是真的,媳妇儿跟我叨叨了好多次呢。说没有两年就要说亲了,还说知秋能考中还好,桃儿的亲事好说些不说,还有个靠山。万一没有,就说一定让我们仔细挑挑,人品最重要,穷点没关系,还有咱一家子可以帮趁着,桃儿自己也是个能干的,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所以,娘。你放心,我不会多想的。别说你还让桃儿交了3成出来,就算不交,我也不说啥的,咱是一家人。每个人都要好好的,家和万事兴嘛!我虽然大字不识几个,心里明白着呢!”
说实话,听着朱氏这样说,大家心里感触很深。特别是杨家大房,真真的是感动到不行。孙氏心里还生出一份觉得自己小心眼儿的感觉来。盼夏也是再次对朱氏高看一眼。
倒是春桃说到:“奶,其实不用的。家里现在好了,两个弟弟又在学堂读书,我们一家子都是齐心协力的,所以你们不用太过于担心。你们都是我的靠山呢!大家都在忙着给家里挣一份未来,我平时什么都帮不了,就只会刺绣,所以全部交公都是应该的,不用留给我。是在不行,给我留一成就好了。”
“听奶奶的,就这样定了。”赵氏直接说到。
春桃看赵氏这么利落的做了决定,不容反驳,心里对一大家子感动到不行。
这方商量完,盼夏就把在千千结给春桃接了活儿的事情给大家说了一遍。又说接下来的二十多天,春桃的主要任务是刺绣。所以家里的事情其他人能多分担一些就多分担一些。
还隐晦的说出了为啥接这次活儿的原因:镇长算是燕山镇最大的官儿了。能有机会和他们结缘,也算是给老杨家一份底气。
老杨家肯定会起来的。自己不惹事,但保不齐别人不来找事儿。民不与官斗,亘古不变的道理。能结好,在燕山镇总是一份保障不是?
大家都不是糊涂人,听懂了含义,觉得盼夏做得对。一起进绣庄的另外三人,也就是盼夏娘,二婶以及春桃,更是错愕不已:
就那么一会儿,盼夏居然想了那么多,心思绕了那么多圈了。几人完全没有想那么多,只觉得盼夏要接,总有自己的原因,那就同意就好。哎,果真大人不如一个孩子。
春桃则在心里默默决定,一定要更加认真对待,一定要拿出更好的绣品出来。
其他人不说,另外两个兄长,一是杨初霁,一是杨熙冬。之前没有经历过盼夏做事,谈判等,经过一上午,心里多的是激动,对于自己想要的东西,心里更加明朗起来,不再是迷茫的,有了方向,知道朝什么地方去努力。
说白了,盼夏就想他们的灯塔,看着她的处事,他们在有了自己前行的道路。
第24章 商量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