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去绣。根据自己的观察自家大姐在刺绣上天赋高,也愿意去琢磨,还喜欢倒腾一些新的样式儿出来。自己可以交给她呀。
络子和现在的中国结差不多,中国结的样式儿还是有不少的。到时候可以交给村子里的老人啊,小孩子啊让他们去打,也可以赚点贴补。没办法,真的太穷了,盼夏来这里快一个月,也跟村子的人有了些接触,村子里的人大多都很善良。
但是也说不准,现在大家生活都差不多,以后自家起来了,人心隔肚皮,难免不会遭人眼红。与其到时候一个个的来打秋风,不如自己主动给出来,这样大家还记着一份情在。只有大家好了,才会好,才会团结,自家才不会被人惦记,以后他们才会更加用心的护着自家。
盼夏思量完,也快到自己阿娘几人了。“哟,桃丫头,今儿自己来了?好久不见你了。”掌柜是一个大约40来岁,保养得宜,身形偏瘦,大约4尺8左右高的妇人。站在柜台后面,看到春桃一脸笑意道。
春桃笑着点头道:“程掌柜安好!今天我和阿娘二婶一起来的!”说着指了指自己旁边两人。这两人程掌柜也是认识的,有时候春桃的绣品,就是自己阿娘或者二婶带来的。
因为春谈的绣品和络子在燕山镇算是比较出彩的,程掌柜心里自然印象深刻。所以每次即使春桃不来,看着绣品就知道大概是谁,多接触几次下来,也就清楚了。
相互都打了招呼,程掌柜便开始先数春桃带来的东西。这次存的有点多,先是盼夏被摔,再是忙着秋收,然后又忙着山货松茸的事情。一般10天左右交一次,这次得有20多天了。
“络子28个,荷包33个,手帕37条。这3个络子不错,算4文,其余的还是3文,这3个荷包和这4条手帕,样式好,算你8文钱一个,其余还是不变,6文钱一个。”一边数,一边也在看质量,数完看完,也就定了价。没有异议。
再来就是孙氏和朱氏的。两人平时要下地,只有晚上抽点时间来做一点,所以都不多,质量虽然比不上春桃的,但是也比一般人好些。
打络子快也简单,所以孙氏和朱氏主要是打络子为主。刺绣,晚上费眼睛不说,没有灯照明,不好绣。所以主要还是络子。
孙氏络子有28个,荷包只有6个,手帕没有。朱氏络子27个,荷包4个,手帕3条。都是普通的样式儿。所以络子都算的是3文,帕子荷包5文。
最后孙氏得了114文,朱氏116文,春桃521文。一共751文钱。分别收好,春桃给孙氏,孙氏让她自己收着。
各自又选了些丝线和手帕荷包样式儿打算告辞出去。才跨出两步,程掌柜又叫到众人,让稍等一下:
“桃儿,我这有个活儿,如果你接下来,我先给你5两的订金,做完后,我再给你10两。如果做下来主家满意的话,还会有些打赏。不过你放心,只要你能做出来,不管最后主家满意不满意,你都能得到15两。不过时间有点紧。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你要接吗?
盼夏来了兴趣问到:“掌柜的,是什么活儿,你自己也说时间有点紧了,如果时间太紧,我大姐也怕是不行的。而且对于图案,材料质量等方面有什么要求我们都不知道呢。”
“我也不跟你们绕圈子了。下个月,也就是九月十八是镇长家老夫人的五十大寿,老夫人素来喜欢一些好看的绣品,小到手帕荷包,大到屏风这些都喜欢收藏。本来是打算去县上绣庄想定制的,结果首先是时间紧,然后成本太高。
虽是镇长,但是他们一家子都是善良的,镇长又是一心为民,不贪墨一点百姓的东西。遇到天灾人祸还会布施什么的,要不是靠镇长夫人带来的嫁妆补贴着,怕是过得比一般人家也差不多了。
所以镇长夫人想来想去,昨天找到我,想办法让我这边帮忙绣一些特别的绣品,不论大小,只要特别,当然质量也需得过关才行。
桃儿你的刺绣在这燕山镇都算是排在前头得了,看你有时候的一些络子和手帕也会有新的样式,那说明也是喜欢研究的,你手里的东西,质量我不担心。
你们一家人一看就知道是和和睦睦的,找这样人家的来做,寓意也好。所以刚刚突然想起来才跟你说。”程掌柜也是直爽人,没有一点儿保留,托底而出。
第22章 再采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