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章 知秋带来的好消息[2/2页]

田园福宝,带着全家去致富 石杨荔岚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和赵氏基本上都是以这些山货为主,所以基本上之前收回来的都是处理好了的,越到后面,这些越好处理。所以基本上除了今天的,没有留下太多没处理的。
      别说,规整完,松子目测大概有四五百斤,核桃压秤一些,大概也有600来斤。后来没怎么重点找茶树菇,冬蘑这些,不过看到了也都带回来,这几天晒干的也各有差不多20来斤。
      这边盼夏他们已经把松茸处理好了。因为环境好,除了盼夏一家,又没有人认识。所以松茸很多,质量也都很好。今天又加了两个人一起挖,择选好了都大概有200斤呢。不错,收获颇丰。
      赵氏这边也把饭准备好了,大家正要洗手开始吃饭,这边突然进来一个人,面色匆匆,一看就是着急赶路的。
      在大家都没注意来人时,不知道是不是有感应,孙氏第一个看到来人:
      “知秋,你咋这时候回来了?出了什么事吗?”孙氏一下子惊叫出来,最开始欣喜,不知道是想到什么,又一脸担忧的喊到。
      大家一听,都一下子全部转头看着几米开外正往这边走的人。孙氏和杨家老大还有盼夏三人,快步迎过去。杨老大和孙氏担忧得很,围着问东问西。
      倒是盼夏比较淡定,自家大哥,性子沉稳,也不是惹事的性子。回来也没有带书筐,突然回来应该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需要传达。想到这,盼夏眼睛突然一亮:
      “大哥,是不是有好消息了?”盼夏望着自家大哥,一脸惊喜的问着。杨知秋笑着点点头。再对着自己爹娘和后来围过来的一脸担忧看着自己的家人们道:
      “爷爷,阿爹,大娘,我没事儿,不用担心。咱先进屋,进屋说。你们吃晚食了没?着急赶路,我都有些饿了。”
      听到人没事,大家松了口气,再听到说有些饿了。“还没呢,正要吃。”孙氏答到。然后都急急忙忙的把人往屋里带。春桃也是匆忙往灶房里去拿了一副碗筷来。
      幸好最近每顿饭的量都比较多,菜也足,所以不担心饭不够。
      都盛好饭,老杨头说了句:“都开吃吧。”可能真是饿了,知秋自己先吃了几口。除了盼夏,其他人都默契的都没下筷。虽然说了没事儿,但是这时候回来,还没说什么事儿,多多少少都还是有些担忧的。盼夏大概知道是什么事情,吃得悠然自得。等着自家大哥说话。
      吃了几口后,感觉恢复了些精力。杨知秋放下筷子才说:
      “真的没事,您们不要担心。我突然回来是因为有好消息。”知秋再次说道。
      听到再次说没事,大家这才真的放下心来。又听到说好消息,大家都等着下文。这时一个声音突然出来了:
      “大哥,是不是小弟的文章夫子满意?同意让小弟进镇学?”要不说双胞胎心有灵犀呢?最开始的担忧一过,也冷静下来想到了什么,杨熙冬直接问到。
      “是,文章夫子看了,夫子虽然不是特别满意,但了解到小弟没有进过学堂,都是跟着我这边学习的,夫子觉得也是很不错了,好好培养会不错的。便还是决定让小弟进学堂,就跟着许夫子。许夫子亲自授课。”杨知秋笑着应到。
      “那你怎么回来了?这个消息你托人带信回来也是可以的。还这么晚,虽然都走熟了的路,但也注意安全”虽然听到端午可以进镇学杨老头也真心高兴。但也还是把疑问问了,话里不无担忧。这就是老杨家的家风。总是考虑着孩子,其余都要靠后。
      “是这样的爷爷,文章我是回镇学那天就交给夫子了。夫子忙到今天才有时间看。今天午后又找我了解了些小弟的情况,这才决定的。
      然后夫子说尽快让小弟进学堂。本来我打算的是明天你们去镇上的时候,我抽时间跟你们说的。但又想到早一点让小弟进学堂,就可以早一点接受夫子的授课,就想今天回来说一声。明天咱再一早去镇上
      我们下午有课,今天又不逢集市,所以镇上怕是也没有同村人。我就想着把课上完回来。上完课时辰还早,我先完成夫子留下的课业,又看了会书,谁知一看书忘了时辰了。
      回过神来就酉时一刻左右了。我这才匆匆忙忙的往回赶。回来就这么晚了。”杨知秋一五一十的解释到,前因后果也说的清楚。
      “你这娃子,晚了就先不回来了,端午晚个一两天也没啥。这么晚了,自己一个人不安全的,晓得不晓得啊。”朱氏抹了抹眼睛,再对着知秋说到,有激动,也有感激。

第17章 知秋带来的好消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