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带走。布袋子是盼夏前两天央求大姐用一些碎布头和不能穿的烂衣服缝制的,不看好,但是实用。想着待会儿背篓满了,布袋子可以再装一些。毕竟盼夏和小哥年纪小,背大背篓背不动,小背篓装不了多少,索性带个袋子,到时候袋子可以装一些。
放好就赶紧往外走,这个时节,要跟天抢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来一场绵绵秋雨,上山也没有什么意思了。再一次回到刚刚的地方,端午二话不说,直接往树上窜。说实话,松籽很值钱,比松塔强多了。但是现在也没有时间来剥松塔了,只能先把松塔送回家,再慢慢来了。
这次还是装了两背篓再加两个布口袋。时间也不早了,收拾好就往回走。吃了午饭再来。
家里面,谷子晒了一坝子,孙氏两妯娌也收了不少高粱回来。赵氏和春桃抽空把饭做好了,等着下地的汉子以及盼夏他们回来就好吃饭。盼夏俩回来的时候,下地的汉子也刚到家。等大家都家来了,就都停手吃饭去了。
“奶奶,今年松塔可好了,我们这几天都打松塔。爷爷,下午哥哥们和我们一起去吧”边吃饭,盼夏边和赵氏和老杨头说到。
“嗯,去年松籽卖到了60文一斤,是个好价钱,今年多弄点也行,不过爬树可要注意了,安全最重要,可晓得”赵氏听了,赶紧的叮嘱了几句。
“那下午熙冬两个小子,二儿媳妇也跟着一起去吧。地里就我们爷三个,家里面和剩下的高粱就老婆子你带着大儿媳妇和桃儿拾掇。”老杨头听到这里索性就重新做了安排。大家听了也都回应着。
吃了午饭,都顾不得休息,各自背着背篓,拿着布口袋,朱氏领着大家一起出去了。赵氏看着孩子们的背影“哎,都是好孩子,一个个的年龄不大,都知道帮家里分担了。特别是夏夏这丫头,就是个皮猴子,成天往山里跑,也不嫌累得慌。”说着就笑着摇了摇头。“丽红啊,今年入冬了,还是要拘着些夏夏,马上10岁了性子养一养,学学针线什么的。可不能把性子养成了皮猴子,不然以后可咋整哟?”
“这个夏夏,几个娃子中年龄最小,一大家子都宠着她,由着她,可不就像个皮猴子吗?秋收这段时间看老老实实在家里,还以为转性了,得,看这样子还是那个皮猴子。反正还小,到了冬天再教也不迟”
娘俩一边说着话,手里动作也没停。收拾好灶房那一套,又拿着耙子去翻晒谷子。
“娘,今年的谷子真不错,米粒饱满,也结得多,今年税收也减少了一些。今年日子能好过些了。”看着这一坝子的谷子,眼里掩饰不住的笑意。
“辛苦一年了,今年总算看到希望了。咱翻晒勤一些,晒好点。这一坝子晒好了了,剩下的一次都能晒完了。到时候把税收的留出来,其余的放进仓里,那才是真真安心了”赵氏也是满脸笑意的说到。“下晌我和你一起把剩下的高粱收回来,桃儿在家里打络子,可以翻晒谷子。高粱收回来了,你辛苦辛苦也跟着上山走走,剩下的谷子和高粱,拾掇家里我和桃儿两个忙的过来。现在山里山货多,也多是卖得起价的,自家留着吃也不错的。”“哎,娘,我知道的。一家人,说啥辛苦。再说了,家里这个光景,主要还是供知秋读书造成的。还有二弟,弟妹也在帮忙供着,这几年他俩一句怨言也没有,我心里记着呢。就希望几个孩子记着他们二叔二婶的好。”
第3章 秋收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