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信,在您对我司有了一定了解之后,便会明白,我们为何要来贵宝地考察了……”
接下来的二十分钟,陈总极为详细的做出一番解释。
他以今年年初,与黑省方面的几位原材料供货商合作,被对方卡脖子,漫天要价为切入点。
提出一个假设,若是将临分作为原材料供应地,那么,兄弟公司在来年面临的原材料短缺问题,将会得到极大缓解;
甚至,一举解决原材料危机也说不定。
“至于您说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守着栖霞那么大个苹果生产基地,我们为何还要舍近求远,来贵宝地考察的问题。”
“这个很好解释!”
“我想,如果在临分建几个专门的水果储存、转运中心,那么,我司来年面极大可能便不会再为水果原材料发愁;”
“若是订单多,客户催得又急,我司完全可以在当地投资建厂,直接把水果生产为成品……”
“如此一来,不光我司会解决一大部分问题,还可以为当地提供不少于一千个工作岗位!”
吧啦吧啦一顿解释。
童奉贤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一些。
可仍旧对陈阳、范志宇二人的身份,有所怀疑。
眼珠骨碌碌转了转,计上心来:既然兄弟公司在外地有三个分厂,那么,他一定对各地政策很是了解,如此的话,就让我试一试他!
不动声色的微笑问道,“在我们这里投资建厂,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提振经济,提升民生;”
“可是陈总,您可以告诉我,若是在我们当地投资建厂,您希望能够得到哪些政策呢?”
在八十年代,信息很是闭塞。
其它地方的政策,从出台到实施,被另一个地方得知,估计至少也得几个月时间。
一般的公职人员,根本无法做到实时掌握外地政策。
公职人员尚且如此,更不用说普通人了!
陈阳明白对方有心在试探他,挂上个笑脸,从容不迫的回答道:
“我们在赣省那边投资建厂,享受到的优惠政策……”
他系统的将赣省那边的优惠政策,一条一条的罗列出来,说给童奉贤知道。
“至于鲁省,因为各市区经济条件的不同,给出的政策优惠,也存在不小的差距……”
他又将鲁省的青屿市、烟市、威海卫,当初公司投资建厂获得到的优惠政策,罗列出来做了一番比较,说给童奉贤知道。
时年四十七岁的童奉贤,在机关干了大半辈子,自然能够听出,陈阳说的都是货真价实的干货!
最重要的是,人家在说这些的过程中,条理分明,即便突然插话打断提出问题,人家也会给出非常完美的回答……
一番交流下来,陈阳充满自信的完美表现,彻底打消了童县长心中所有的疑虑。
他沉吟半晌,终于开口道:
“陈总,我现在确信完全可以信任于您;”
“可这不是小事情,我须得首先向上级部门申请,获得批复之后,县里面再进行专门的会议研讨……”
“您若是能等,我希望您能够给我三天左右的时间,一旦有了结果,我会立即与您联系,如何?”
陈阳点头笑道,“这是自然!”
他将下榻旅馆的地址,写下来双手递给童奉贤,同时说道:
“童县长,那我们就不多打扰您了,静候您的佳音,咱们到时再见!”
第614章 试探,回答[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