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还是八十年代的农村。
没有背景、没有关系、没有学历、没有技能……
想凭着一腔热血闯出头,概率比渣男兑现承诺还要小!
否则,敢想敢拼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到最后就剩下那么一小撮?
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有回报。
这玩意儿除了看命,还得靠运气。
都知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道理。
有些父母,将这个道理,作为不负责任的理由,把一切都强加给自己的子女;
有的父母,并不逼迫子女,无愧自己、无愧子女。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并不是“穷人的孩子早养家”!
因为妹妹的病,王仲山比同龄孩子成熟稳重很多。
他很清楚,只凭他们小哥儿几个,要想闯出属于他们的一片天。
不知道要等多久,走多少弯路,吃多少苦、流多少血汗!
但如果,有人拉扯他们一把,那么,他们将会更早的成为做梦都想成为的自己!
在另一个时空。
王仲山、王仲义没有遇到陈阳,自然也就没有挽回妹妹的生命。
料理完妹妹的后事,哥儿俩乘上火车,去了东北黑省某林场工作。
这一待,就是整整五年!
1990年,伴随着内地家具市场的逐渐火热。
哥儿俩所在的林场,出产的木料非常好。
王仲山由此断定,将林场的木材,贩到内地进行售卖,生意应该会很不错。
恰逢当时国内迎来最大的一波“下岗潮”;伴随着“下岗潮”,“创业潮”自然而然兴起。
国家瞅准时机,进一步开放政策,鼓励更多人进行创业。
银行贷款条件,一再放松。
在这样的背景下,王仲山大胆地贷款购入两台大五零拖拉机,兄弟俩开始往内地贩卖木材。
没钱雇司机,兄弟俩齐上阵,累了,就在路边歇歇,饿了,边开拖拉机边吃饭,困了,那就停下来在车棚里睡一觉……
用时仅仅四个月,兄弟俩便还清了所有贷款,手里还剩下了一万多元!
王仲山再接再厉,果断扩大规模,再次购入一台大五零拖拉机;
又找到四个亲戚,六个人在短短半年时间里,便赚到了十余万!
第二年,也就是1991年。
王仲山又看好乐昌县蓝宝石的生意。
果断将贩运木材的买卖,全权交给亲戚们打理。
他跟弟弟王仲义,到乐昌县几个主要蓝宝石矿区考察。
他发现,在蓝宝石矿区,没有人专门从事宝石加工,只是从地里挖、从火山石里砸,弄到蓝宝石毛料,然后卖给南方来的宝石贩子。
王仲山再次做出一个很大胆的决定:去南方考察,他要做乐昌县第一个宝石加工的人!
不过这一次,王仲山特意在村里找了几个脑瓜比较灵的小姑娘,跟着他们兄弟俩,一起去南方考察,学习宝石加工。
一切从零开始!
在南方呆了整整一年!
回到风筝市后,王仲义马不停蹄开了一家蓝宝石加工厂。
这里必须说一件小事。
为了开蓝宝石加工厂,王仲山不惜花大价钱,从南方某大厂,挖来四位老师傅!
后来,这四位老师傅,除了一人因为犯了两性错误,被王仲山开除出厂。
其余三人都成为厂里的元老,每一年都能拿到不少的股权分红!
宝石加工厂开起来之后,生意就一直很不错。
而王仲山并不满足与此!
&nb
第545章 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有回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