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31章 父母故去[1/2页]

1984:回到痛失妻女的那天 花脸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陈阳有些惊讶,“娘,这么着急?”
      “我刚才突然想起来,”汤赋梅忧心忡忡的道,“我还没出嫁前,你姥爷身体就不好;”
      “这么多年没见,我不放心啊!”
      陈阳本想先处理一下公司的日常事务。
      可既然母亲这么着急,那就先紧着母亲!
      念及此,便微笑着点头应下,“好,那明天咱们早点出发,我也很想念姥爷那边的亲戚了……”
      自从当年,母亲带着大哥离开陈家庄。
      陈阳就再也没去过姥爷家……
      姥爷姥姥想念他们的外孙,倒是去过陈家庄几次。
      奈何当时陈二山很混不吝,二老每次去,都被陈二山粗暴赶走,渐渐地,也就不再去了……
      当时陈阳年纪小,姥爷家距离又很远,他一直没去探望过;
      重生发迹之后,倒也动过去探望姥爷姥姥的念头。
      只是因为事业太忙,一直分身乏术,也就一直没去。
      一夜无话。
      翌日!
      汤赋梅的老家,在胶县的大西边,与风筝市的高米县紧邻,距离陈家庄将近一百里地。
      是个名叫六王屯的村子,不大,也就百来户人家。
      胶县东南富而西北穷。
      尤其是胶县大西边,更是穷得叮当响!
      在陈阳的记忆中,那都是1995年了,他有一回去那边一个朋友家里做客。
      他那位朋友的邻居,一家六口人,出门甚至还只穿一条裤子……
      既然是去走亲戚,陈阳自然也带上了妻女同去。
      半路上,汤赋梅看到路边有家供销社,就让儿子把车靠过去。
      “娘,您呆在车上,我下去买礼品。”
      “你不懂,还是我去吧。”
      汤赋梅阻止了儿子,推开车门下车,快步走进供销社。
      车上,杨晓蓉突然问道:
      “咱们还要给娘那边,亲戚们的孩子红包吗?”
      这年头,胶县出门走亲戚有个风俗。
      那就是长辈必须给孩子们包红包,大小不计,总得表达一下关爱。
      陈阳说,“是应该给。我去买点红纸,咱们在车上多包几个。”
      “我都准备好了!”杨晓蓉笑着阻止,从兜里拿出提前包好的一叠红包。
      同时说,“也不知道咱娘那边的亲戚,有多少个孩子,我总共包了三十个红包,每个红包里两块钱。”
      陈阳宠溺的刮了下娇妻挺翘的鼻梁,笑道:
      “不愧是我陈阳的老婆,考虑的就是周到!”
      “足够用了,包的钱也不算少,很有面儿了!”
      八十年代,出门走亲戚,给小孩子一毛两毛的就够了,给五毛的已经算是大方;
      给两块钱,妥妥的大户人家!
      杨晓蓉拍了下丈夫的手背,嗔道:
      “孩子都看着呢!”
      盼盼眨巴眨巴眼,突然问:
      “妈,我和念念有红包吗?”
      陈阳跟娇妻对视一眼,两口子同时哑然失笑。
      这个小家伙也不知道随谁,怎么这么财迷呢?
    &nbs

第431章 父母故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