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六十四章 喂鸡亦可引猴[2/2页]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臊眉耷目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次日,甘宁率领麾下三千降兵,先行往白帝城进发,刘琦另派遣黄忠、太史慈分别率领两营兵马紧随其后,以壮声势。
      三千兵马之后,是三万精锐。
      白帝城的守军亦不过是江关分支,不足两千之众。
      面对荆州军这般声势,白帝城的蜀军自然不敢与之强战。
      乃降。
      时隔一日,江关之内,刘琦与荀攸开始探讨关于江关的防守策略。
      从这一刻起,江关从益州的门户变成了秭归的门户。
      “鱼复与关头,实为益州祸福之门,今二门悉开,坚城皆下。”荀攸短暂的下了一个评语。
      “应留多少人驻守?”刘琦反问道。
      “嗯……”这一点荀攸倒是犯了难。
      鱼复之地,对于益州人来说,犹如门户,自当如刘焉一般,派遣严镛这样的名将率领重兵驻守,但眼下对于荆州人来说,这里属于一个踏板,但一时半刻能不能用上,还在两说之间。
      刘琦马上还要去汉中,却不知汉中诸事是否顺利。
      多留兵,恐不划算。
      可若是留少了兵将,也未免无用。
      少时,却听荀攸斟酌了好久之后,方道:“留兵七千当可。”
      刘琦听了这话不由笑了。
      历史上的曹操,在合肥这处战略要地上,为了钳制东吴,留下了著名的大将张辽……同时也留下了七千人马。
      或许对于现在这个时期的战争来说,七千这个数字,有着什么独特的意义?
      “还是留三千人吧。”刘琦决定砍下一半。
      荀攸听了,心中多少有些不放心:“留的人少了,恐不能成大事。”
      “不尽然,只要筹谋得当,想要守住江关,应不是问题。”刘琦的话里话外,似乎颇有些自信。
      荀攸见状,心知刘琦应有筹谋,遂恭敬地道:“愿闻其详。”
      刘琦问荀攸道:“公达觉得,我等此番攻打江关,为何能这般迅速的取胜?”
      荀攸认真地道:“出其不意,乃在其一。”
      刘琦点头道:“其二?”
      荀攸转过头,在雄关之上,向着下方的滔滔江水瞅了半晌,突然道:“乃因舟师得胜。”
      刘琦很是郑重地点头道:“不错,江关之地,雄关险隘是其一,但除了雄关之外,尚有水道为其二,山关难虽越,但若水道被突破,则山关也难久守。”
      刘琦此番攻打江关,黄忠和黄叙父子针对关头所做的攻击,自然是功不可没。
      但他们之所以能成此大功,同时也是因为关下的水道被刘琦和太史慈,典韦等一众强攻,故而使的水门被攻破,引得关上之军分出一大部分下关去抢水道,结果水道没有抢成,反倒是连关上的守备兵力,也不足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今反是换成了荆州一方来守备江关,但情况基本上还是一样。
      但荆州军伐江关,乃属逆舟行师,若是蜀在兵伐江关,便属东向。
      故刘琦决定,采用铁索横断关口,又于铁索外北倚羊角山,南倚南城寨,凿两岸壁,引绳为飞桥,严为守备的方法,来守护关口城寨。
      至于后援方面的事情,亦无需担忧。
      江关虽属蜀地,但就地缘而言,其实还是离荆州的西面较近,而可以作为江关大后方,最为贴合的一个地方,就是秭归县。
      因此,只要是守江的战略得当,运筹规划得体,稳守江关对于荆州军来说,应该是不在话下。
      更为主要的是,益州内部现在比较混乱,刘焉没有足够的精力,对江关进行大规模的突击。
      但守备江关的任务,应该交给谁来做?
      按道理来说,刘焉目下没有能力来攻江关,但凡事都逃不过一个万一。
      若他果真派兵前来,谁能守之?
      这个留下的人,不用能力太强,因为刘焉目下抽调不出那么多的精锐……守关人只要能够按照刘琦的方法谨慎执行,想来就够了。
      刘琦认真的思虑了之后,想出了合适的人选。
      而这个人选,应该也是刘表希望他去磨砺锻炼的。
      便借花献佛吧。

第三百六十四章 喂鸡亦可引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