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杀!杀!杀!\"
      接下来的战斗如同屠杀一般,米军对中亚美利加地区并不十分熟悉,而帝国军得到了当地民众的竭力帮助,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将米军赶出去了好几百公里。
      追亡逐北,血流漂橹。
      在中亚美利加战役中,米军被帝国军歼灭了超过十万人,反攻行动彻底破产。
      帝国军虽然没能从西海岸登陆米国,开辟第二战场,但是在南方,越来越多的帝国军开始登陆,准备向米国本土进发。
      九月初,帝国与熊国的停火协议到期。
      早就在边境做好战争准备的帝国军迅速北上,进攻熊国。
      在欧罗巴,帝国远征军主力开拔,支援东线的盟友军队。
      位于北阿非利加地区的帝国军也因此不得不调到东线去,只留下一个军的二流部队协助意军作战。
      这个军防守有余进攻不足,比较萨拉森人一直都有大量进口列强的先进武器,在联合起来之后也是一股战力不俗的力量。
      再者说,能够帮意军守住战线,帝国就算是仁至义尽了。
      如果帝国想要萨拉森地区的大片油田,完全可以从中亚细亚出兵,直扑萨拉森地区,没有任何必要在阿非利加的沙漠上和那些土著血拼。
      秦牧也是这么打算的。
      在将驻扎在西北第十九集团军派往中亚细亚准备进攻天竺之后,他就下令第十九集团军依托铁路大动脉建立据点,除了为进攻天竺提供依托之外,也为了之后占领萨拉森油田提前做准备。
      天竺人对帝国南方自治领的攻击没有取得什么成效,毕竟帝国自从倭国占领过一次南方殖民地之后就一直加大力度建设殖民地军队。
      在将殖民地整合为帝国自治领之后也一直没有放松军队建设。
      凭借这些在帝国援助之下才建立起来的军队就想反推帝国,似乎还太天真了点。
      帝国西南地区的守军也对来犯的天竺军发起了反击,以极小的伤亡创下了歼灭数千天竺军的精彩战例。
      但天竺人那股死要面子的精神一旦被煽动起来就没那么容易打压下去。
      即便在进犯中屡屡损兵折将,但天竺人却越打越来劲。
      由于补给困难,帝国西南边防军逐渐有些疲于应付。
      在帝都的指示下,西南边防军让出了补给困难,不易防守的山脉南路,集中力量守住北麓,静待西北方向的帝国军发起攻击。
      第十九集团军是整编整训之后的原帝国西北各行省军队,其司令也是原帝国青省督理马锐扬。
      马锐扬曾经是帝国西北地区的彪悍猛将。
      西北民风彪悍,第十九集团军将士更是勇猛异常。
      军事部一直没把他们派上战场让他们心中憋足了气,这次对天竺的作战就是他们发泄这股气,立下战功的大好时机。
      \"只要马锐扬发起进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帝都发来的命令上如是写到。

第160章 祸不单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