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到中南半岛全部陷落的消息后,秦牧一边让军事部在滇、桂二省组建远征军,准备收复殖民地,一边又亲自来到了位于帝都大学地下的帝都研究所。
帝都研究所是帝国统一后由秦牧牵头成立的绝密研究机构。
除了系统提供的技术外,这里对当前时代的一切先进技术都有研究。
早在帝国统一后不久,秦牧就对全世界发布号召,号召漂泊在外的帝国人回到帝国,支援和建设这个浴火重生的国家。
大量接到号召的普通侨民,海外企业家,留学生等漂泊在外的帝国人纷纷从各个国家启程赶回帝国。
在张家口战役结束后,熊国也被迫答应让被扣留在熊国境内的帝国人返回帝国。
再加上帝国各大大学的顶尖人才,帝都研究所内汇聚了帝国最精锐的一批科研力量。
虽然不如曼哈顿计划,但是有了系统提i供基础的核裂变理论和数据,秦牧相信依靠帝国人的聪明才智也足够研究出核武器。
除了核武器外,秦牧也给他们指出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向。
比如坦克的复合装甲,反应装甲,喷气式飞机,弹道导弹,雷达乃至电子对抗武器,甚至是计算机。
这些都是领先于这个时代几十年的东西,秦牧对这些的技术也不甚了解,只能指出一个大概的方向,还是要依靠这些人才们来研究。
秦牧来研究所视察之时正赶上工程部部长魏永昌在研究所指导工作。
魏永昌并不懂核物理,但他作为福城造船厂总工程师这么多年,丰富的设计经验让他也能够为原子弹的设计提供一些思路。
目前研究工作的难点是铀的提纯,帝国科学家们提出了很多方法,但没有一项成功。
这时,在一旁旁听的魏永昌突然提出了一个方法:“我突然想到你们这几天给我讲的原子核和原子热运动,如果需要纯的可以做这种武器的铀,是不是可以利用不同原子的运动速度不同来分离?”
魏永昌的方法刚刚提出就遭到了一名从米国留学回来的物理学博士的批评:“魏部长,你不懂这个,不同的铀原子的热运动速率基本上没有差别,怎么可能利用这……”
说到这,他愣住了。
他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似乎有什么东西突然出现在了他的脑海中。他的表情由不屑变为疑惑,最后又变为一阵意想不到的狂喜。
“对了!就是这样!魏部长,你说的没错,就是这样!”
他立刻扭过头去,对尚在一脸懵逼中的一众同事们激动的喊道:“气体!把铀变成气体状态来提纯!”
在短暂的沉默之后,众人瞬间明白了这是什么意思,于是,在没有秦牧的帮助下,帝国的科学家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找到了正确的铀提纯方法“气体扩散法”的研究方向。
得知此事后的秦牧对这些人大加赞赏,并且提出了气体扩散法的关键:比如六氟化铀这种唯一适合的铀的气体化合物,56.4摄氏度的升华点,以及通过多孔
第135章 核工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