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锦州城总攻开始。
上午10时,上千门火炮和上百架飞机对城内进行破坏射击,并在城墙上打开了多处突破口,锦州城内顿时成了一片火海。
11时左右,随着炮火的逐次延伸,各突破口的部队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展开了城防突破战。
在城西北的突破口上,部队抵近到铁路路基下,向第二道工事发起冲击时,路基西侧铁桥旁一座地堡里,两挺重机枪从侧后突然开火,将攻击部队压在了路基下面,这是守在第二道路基多处的倭军趁机反扑,城内的倭军炮火也跟着打过来,封锁突破口,进攻的部队处境十分危急。
这时第二集团军第五军十八师的炮火从城外打来,240毫米重炮的炮弹狠狠的砸在地堡上,爆炸的巨大威力将地堡的顶部完全掀开,地堡内的敌人被尽数炸死,这种情况还发生在这场战役中的很多地方。
帝国军官兵们大喊着“冲啊”从突破口猛烈地冲击敌人的阵地。
城南的九集团军的突击分队冒着炮火,沿交通沟迅速通过开阔地,涉过小凌河,当炮火延伸时,已经扑到了城墙的突破口处。
右翼第二十六军七十六师突破口上,五团四营长赵远第一个冲到城下,战士朱云山乘机登上城垣,竖起帝国军军旗,中弹牺牲,赵营长也身负重伤,他忍痛爬上突破口,再次竖起军旗。
这时旗杆被炸断,他负伤昏倒,一营长刘金又高举起了炸断旗杆的军旗,大喊“兄弟们冲啊!”。
突然一营长又负伤倒下,营长李玉民第4次把军旗竖在突破口上。
这样的英雄事迹在这场战役中数不胜数。
突破城防后,各部队迅速向城内扩张,同守军展开巷战,夺占了国际仓库、法院、监狱、红十字医院、市政府、省公署大楼、交通大学、神社、中纺公司、瓦斯会社、指挥部、中央银行、铁路局大楼、青年馆电影院、税捐局等要点。
城北的三集团军九师二十七师一团一营越过铁路,直插白云公园,这时锦州府的天网锦州府分部的领导人马希林为部队带路,不幸中弹负伤后牺牲。
在部队向中央大街发展时,迫使倭军五十五师团投降。
战斗到15日中午,倭军残部全部退入老城内,共约6个师的残部兵力3万余人。
前线指挥部下达了黄昏前一定消灭锦州之敌命令。
老城方圆不足4平方公里,四周有高约10米、顶宽4米的砖土城墙,城墙顶端间隔50米筑有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伏堡,并以交通壕与掩体、掩蔽部、小堡相连接。
重要地段设有地雷、铁丝网,城内利用坚固建筑物构成核心据点,主要街心、巷口等交通要道均设有暗堡、铁丝网等工事障碍物,城北有宽约5米的外壕一道。
第132章 锦州决战(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