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你的报告,我看过了。很不错。\"
秦牧的肯定让吴萃文放下了心,他试探性地问道:\"总指挥,需要我行动吗?\"
\"去办吧,但是有些大胆的计划不能做。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我给你的准则是,不出人命。\"
\"公开的还是……\"
\"废话,这种特么的事怎么能公开!\"
\"是,我明白了。\"
这段对话看起来云里雾里的,这还要把时间追溯回几天前。
晋省反击战让秦牧深切感受到了联合指挥的混乱性。
各方势力都有自己的想法,上下级关系极其混乱,任何重要决定都要多方共同同意才能敲定执行。
晋省反击战伤亡如此巨大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指挥系统的问题。
只要帝国内部各方势力没有完成统一,这种情况就只会愈演愈烈。
秦牧只恨没有在倭国对帝国开战之前完成北伐战争。
如今后悔也没用了,但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吴萃文领导的情报机构天网给秦牧提供了一种可能。
在秦牧给吴萃文这个任务之后,吴萃文用了几天的时间为秦牧提供了一份行动方案。
这份方案极其大胆,其中包括渗透架空个部队主官的方案,刺杀崇光皇帝,许锦帆,张正森等解决掉各方势力领导人的计划,甚至还有借敌人之手除掉一些顽固分子的堪称丧心病狂的计划。
刺杀和借敌之手的行动自然是不可能被批准的。
在这种大敌当前的情况下,刺杀其他势力的领导人所造成的影响那就极其恶劣了。
无论怎么说,这些人目前都在奋力抵御外辱,把他们刺杀了,那就是杀害民族英雄,此次行动的正义性就完全丧失了。
至于借敌之手,那就更不可信,稍不谨慎,就会被打上通敌卖国的罪名,届时南方联合就会如同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所以天网只能采取渗透和架空的温和手段,逐渐将各势力的领导权向南方联合,向秦牧手中倾斜。
在命令下达后的短短几日时间,数千名天网成员便混在参军的队伍之中,成功进入了联合军,帝国军和奉军的内部之中开始发展成员并逐步向上渗透。
秦牧对此提供了极大的秘密支持,并要求吴萃文尽快渗透掉其主力部队,二流部队等可稍稍放缓。
渗透行为以晋省一带的帝国军和帝都的行政系统为主,毕竟眼下除了帝都外,最重要是就是晋省战区。
帝国军被打残之后,防卫军在晋省战区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对帝国军的渗透也变得轻松了许多。
像陈章,李晓平,胡家鑫等一众帝国军军长都或多或少地与天网有所接触,并都表露出了一定的与防卫军合作的意思。
天网这柄秦牧的暗剑开始发挥出了它的重要作用。
第121章 天网的暗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