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老内侍赶去西晖台领谕旨的李严并不知道在明宫的武帝已经开始怀疑梁晋王之事。
李严路上忍不住又催促老内侍数句,毕竟此事涉及一朝亲王,若是风声走漏,难免不会有所差池。
老内侍也明白此事重大,只能在李严的催促下,只能也提步连连快走,可他也到知命的岁数,如此赶路难免也粗气连连。
在老内侍以为自己就要死在这路上时,两人总算到那西晖台。
因为老内侍的缘故,李严无需禀明身份便顺利进了西晖台,两人没有去见魏宣,而是寻那拟旨的紫徽舍人。
紫徽舍人见是这老内侍亲自领李严来办此事,自然也不敢延误李严的时辰,速速便拟好旨,寻保存宝印的另一位舍人盖上后,立刻交予李严。
李严拿到圣人谕旨,也顾不得礼数,只与老内侍一拱手,自己拿着那谕旨便离开西晖台。
老内侍看李严离开后,这才在这歇了歇,缓缓被李严催急提着的那口气,饮了口茶水后,徐徐起身要回明宫回禀给武帝。
老内侍才走到西晖台的大门前就又正好碰上回西晖台的魏宣。
老内侍一见魏宣,连忙笑着与他行礼道:“老奴见过魏公,问魏公安否?”
魏宣没想到会在西晖台处见到老内侍,他瞧老内侍出来的方向,心中大致有底,也颔首回礼。
“安,不知内侍官亲自来此请舍人拟旨之事,魏某可否知晓一二内情啊?”
老内侍心知肚明这魏宣若是去问那舍人也能知道他今日来此拟的什么旨。
可魏宣偏要问他,那便是魏宣心中恐怕早已明白这旨究竟是为什么下的,想从他这看看武帝的立场。
“魏公本就是西晖台紫徽令,自是能知圣人谕旨的。”老内侍笑着将拂尘正了正,“今日李廷尉呈了那典军的口供,与廉亲王相关,武帝便让李廷尉领旨,好似要三司会审。”
老内侍说罢,抬头瞧瞧天色,便与这魏宣告辞,“老奴出来有些时辰了,不便再多耽误,便与魏公辞行了。”
魏宣听是武帝谕旨要将廉王入狱,又要三司会审便清楚廉王怕是难逃罪责。
朝宴刺杀案拖延半月能了结本为喜事,可魏宣想的却是另一件事,他的脸色便有些凝重。
听老内侍辞行,他也是颔首相送,送完老内侍后的魏宣,本要回西晖台的脚步一转,换了处方向去。
老内侍回到明宫与武帝禀明后,也与武帝提了一句魏宣问他话的事。
武帝在李严禀明廉王之事后,批阅奏章的速度颇快,一见上奏问责唐府管束不严的都批了驳回。
还有些鸡毛蒜皮的便直接一横了事,唯有魏宣的折子被他拿出放在一旁。
因此听老内侍说及魏宣在西晖台问及他此事,武帝将眼皮一撩,想了想,便道:“放这位魏公去,恐怕他眼下也正担忧凌恒回朝的事呢。”
老内侍听了武帝的话,开口应下后便重新默默的退到一旁去替武帝整理批好的奏折。
麒麟阁内的唐昂驹用过午膳,与批阅奏折不能休息的武帝还有那奔波来去的李严不同。
他正躺在摇椅上,面前摆着两个冰盆,享受着美貌婢女温柔小意摇扇
第194章 奉旨捉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