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漫骂着眼前的将士。
他们挤作一团站在士兵前,彼此推搡,为自己挣一丝生的希望。
而牛车上的孩童被这景象吓得哇哇大哭,叫骂哭声混乱作一团。
这副场景与先前他在胜安所作所为时,何其相像,但他此刻却丝毫都笑不出声。
他目光扫过那些将士,有些年纪与他效仿,如今绷着一张脸,因军令而阻挡着这些想要逃命的百姓。
兵卒们却不动如山的以长戟先逼退那群百姓,慢慢有序地退回城门之下。
原本挪开木拒马的兵卒也跟着他们,重新将木拒马安置在道路中央。
至此那群百姓才慢慢安静下来,站在木拒马前,双方又恢复先前那般互不退让的模样。
见此景象,唐昂驹收回目光,他眼前又是萧瑟的城中街道。
前方的阿二手中拿着瑾卿所给的地图给他与阿大领路。
他像在沉思着什么,一语不发,袖下的手默默握紧那枚白玉麒麟佩。
脑海闪过那哭喊的孩童,与他此行的目的,两种抉择。
终究他没让手上的这枚玉佩在此亮相,但他此行的目的,更为的坚定不移。
如今远离了胜安,前路艰险的情况,他身旁可用的只有阿大阿二罢了,显出身份显然不是最佳之举,唐昂驹想,只要他办到他来此的目的,这群百姓就无需举家逃离。
因为安顺城,绝对不会破,那群嚣张的小国獠奴休想在他眼前踏进元朔的土地。
为此他为避免招致祸端,他眼前也只是沉默离去,最多在离去之时,为这些人发一声叹罢了。
只有跟随他身侧极近的阿大听见了唐昂驹回头之时,沉吟的那一句。
“乱世焉顾生民,稚童何其辜。”
阿二背着二人,因此并未发现唐昂驹入城后多变的情绪。
否则他将会发现这位从出京一路走来的主子,心境正在发生莫大的转变。
他领着唐昂驹与阿大二人从主道走过一段路后,根据那位瑾卿所绘制的路线转头绕入巷内。
左拐右转的走到一处青砖红瓦的民居门前,牌匾上写着洪府二字。
阿二站定,他伸手按在在门上,终于最旁的角落内寻到一乌鸦标志。
确认无误后,他回头对唐昂驹道:“长光君,到了。”
唐昂驹环视周围的环境,此地四周皆是民居却并不两门相对。
左右两道顺畅,尽头也并无死路,凭他们走来,路径复杂,颇为难寻。
再者此地民居多为高墙,只有一门可入,极为安全稳妥。
他点点头,阿二便上前用随信而来的钥匙打开大门的铁锁,推门而入。
等到唐昂驹与阿大入内后,阿二便将门拴上。
门内是简单的四合院,左侧有一马厩,阿大则将马牵入安放。
阿二为唐昂驹清扫打理出厢房后,进了后厨为他准备洗漱的热水。
就在阿二正要走向后厨之时,门口却传来一阵敲门声。
【作者题外话】:读者们有什么想法或者建议可以在评论区发出,作者会多多参考大家的意见。
在最后一章节,给作者多多投下免费的银票以资鼓励。
作者也需要靠大家的支持才能继续写出好作品,希望大家一定不要吝啬银票。再次感谢!
第64章 乱世生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