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章选择导演和剧组搭建[2/2页]

重塑娱乐二十年 天真的竖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告别:“我需要时间考虑。”
      赵启辰笑着说道:“如果考虑出结果,请尽快给我答复。”他随口说道:“时间不等人。”
      里德·哈斯廷斯说道:“我考虑出结果,会第一时间通知你。”
      赵启辰客套了一句:“希望是好消息。”
      看着对方离开,赵启辰估计双方还至少要谈两三轮才有可能达成一致。
      除了价格,还有许多的细节,不过在确定了价格之后,其他的细节方面就不需要赵启辰亲自上阵去谈判了。
      回到公司,赵启辰又在洛特·卡里森的导演合约上签了字。
      洛特·卡里森的导演酬劳为三十五万美元,不涉及后期分成。
      这个价格比洛特上一次导演酬劳差了一截,毕竟上一部电影失败了,即便是顶尖的导演,也最多承受两三次连续的失败,何况他只是一个刚冒出头的‘新人。
      除了片酬之外,合约还附带了诸多细节条款,主要是洛特·卡里森的导演待遇。
      比如在剧组工作期间,要为导演提供专车服务;导演在摄影棚拥有独立办公室或者休息室,出外景时要配备相应的保姆车。
      同等条件下,剧组要优先聘用导演推荐的幕后工作人员,导演对剧组价格框架范围内的器材有优先选择权,林林总总加起来一共有十九条。
      这在好莱坞属于正常现象,一些一线导演,类似这种条款能多达四五十乃至上百条。
      有些要求苛刻的,甚至连食物、饮用水和酒店用的床单被罩都有明确规定。
      赵启辰对于这些小细节关注不多,他在意的是决断权,只要握紧最终剪辑权和一票否决权,导演就翻不了天。
      洛特·卡里森有演员建议权,决定权却在制片人手中。导演可以参与后期制作,后期剪辑权依然归制片人;制片人不得干预导演正常拍摄,却对导演拍摄的镜头有一票否决权。
      这在好莱坞很常见,除非做到卡车司机或者斯皮尔伯格的程度,否则导演都要受到制片人的节制。
      搞定了导演,赵启辰依然没有丝毫放松,他这次来美国的行程安排还是比较紧的。
      沙滩娱乐需要人才,招聘之后,扩充了十名员工,全都是在行业内有三年以上从业经验的人,这些人全都会加入到剧组中。
      当然,所有人的工资乃至开销,全都计入影片成本,财务会做出一份漂亮的账目。
      经过讨论之后,外景地选在了纽约第五大道,毕竟这个大道世界知名,不过因为时间的关系,外景拍摄的镜头经过了压缩,除了一些全景镜头,其他的都会搭建外景完成。
      有了导演,其他幕后工作人员的招聘可以大规模展开,赵启辰适当的尊重洛特·卡里森的意见,薪酬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大范围聘用了他推荐的人选。
      洛特·卡里森在好莱坞混迹十多年,还曾经担任过数次独立电影的导演,结识了众多相关从业人员。
      影片的主旨和风格赵启辰和对方交流过,已经达成了一致,在这样的前提下,选择导演熟悉的人手,也有利于拍摄。
      他作为制片人统筹全局,不需要把精力浪费在某个细分的工作项目上。

第二十章选择导演和剧组搭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