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选择的不仅仅是金钱。
不过互联网公司,再怎么样也无法脱离社会而存在,互联网股灾,进一步影响到本就处境艰难的奈飞。
现在的奈飞虽然在线租赁业务逐渐展开,但缺乏资金,也就意味着缺乏内容,缺乏吸引客户掏钱的资本。
加上整体大环境不好,直接竞争对手又是百事达这样的庞然大物,怪不得这些投资商都没有什么兴趣。
赵启辰的这句话让里德·哈斯廷斯犹豫了,因为奈飞刚刚错过了最合适的一笔投资,也正好落入低谷。
作为软件公司的前高管和股东,本身就具备相当的资产,创业初期也以抵押贷款的方式筹措过不少资金,让奈飞起步艰难的维持到了去年年底。
去年正是互联网股大行其道的时候,奈飞也有了近六位数的注册会员,里德·哈斯廷斯一番努力之下,成功的吸引了法国巨头阿尔诺集团的目光。
对方经过对奈飞公司的数轮实地考察,以及与里德·哈斯廷斯长达两个月的磋商之后,准备投资奈飞公司。
这笔风险投资分为两轮,分别是2000年年中投入3000万美元,2001年年初投资1亿美元。
同时,阿尔诺集团将负责大力推广奈飞。
但三月份互联网股崩盘之后,阿尔诺集团取消了对于奈飞的所有投资计划。
上一世经过一年多的坚持,奈飞才再一次迎来转机,这个时候也是对奈飞下手的最好机会。
奈飞的两位创业者,尤其是里德·哈斯廷斯不但有了出手奈飞的想法,还在四处寻找合适的接盘人选。
之所以刚才拒绝赵启辰,多半是因为赵启辰的东方面孔。
不过赵启辰相信,在这样困难的时候,他手中实打实的美金,会打破对方固有的偏见。
他想的没有错,奈飞缺乏持续发展的资金,加上里德·哈斯廷斯债务缠身,他确实想要出售奈飞摆脱自身的困境,甚至为此还找上了百事达。
但百事达对于奈飞没有任何的重视,以约翰·安蒂奥克为首的百事达人员对奈飞根本没有任何兴趣,他们对互联网公司的生存能力表示严重怀疑,还说市场太过高估了未经检验的商业模式。
最终,双方留下来了联系方式,约好时间一起谈一谈。
看着对方离开,赵启辰开始考虑投资多少资金为好。
他根本没想着控股奈飞,在这个国家投资也有两年了,他太清楚这里虽然号称是自由,但实际上却极为排外。
赵启辰的身份决定了他在这里创立事业,发展壮大到一定程度,必然要面对比本国人创业更艰难百倍的局面。
如果赵启辰接手了奈飞,恐怕很难发展到上一世的程度,甚至只要让人看到奈飞有起色,让人看到这个模式的前景,就会有一个同样模式的美国公司成立起来。
到时候奈飞会遇到各种麻烦,然后在各种竞争和官司纠缠中落入失败,渐渐地走向没落。
赵启辰的想法就只是投资一笔钱,成为奈飞一个幕后不起眼的股东,从奈飞的发展上分一杯羹,同时让一下沙滩娱乐将来的作品有一个好的渠道,尽量将一部分渠道利益拿在手里。
想到这里,赵启辰打了一个电话,让人收集奈飞现在的资料,考虑一下以什么样的名义投资,占据多少股份。
第十八章差点错过的投资[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