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廖哥你过来下。”一个镜头拍完,赵启辰叫停,招呼廖梵过来。
“廖哥,刚才你的肢体语言太多了。”赵启辰说出来了问题。
廖梵点点头,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说道:“赵导,我觉得主角面临生命危险,这个时候难免不自觉的会有夸张的肢体语言。”
这场戏是主角被通知他已经被狙击枪瞄准,并且对方和他的情人通过电话了,他的谎即将要被戳破,廖梵要恰到好处的展现出主角的状态。
对廖梵的说法,赵启辰摇摇头:“面临狙击手的威胁的确会慌乱,但此刻主角内心最害怕的是秘密暴露。即便面临狙击手的威胁,他仍旧不断地试图遮掩。
他的情人、助理、客户、婚姻,甚至可以说一切都是通过一个个谎言得来的。
这是他事业、家庭、爱情的根本,所以哪怕有人拿枪指着他,他下意识地也会掩盖自己的谎言。
最关键的是,语言的威胁毕竟不比亲身感受,主角还心存侥幸,认为对方有可能是虚言恫吓,所以此刻被威胁,他仍然会克制自己,不让别人发现自己的异常。
一直到之后那个嘿帮小头目被杀死之后,看到有人死在自己面前,主角才会切实的感受到死亡,他为自己设下的防护才开始在死亡的威胁下逐渐崩溃,逐渐出现过激的行为和肢体语言。”
仔细的向对方讲完,赵启辰也感觉有一些心累,想要让陌生的队伍一条心,一点也不容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尤其赵启辰还只是一个新手导演。
导演这个行当更多的是看成绩而不是看知识储备之类,尽管到现在为止,赵启辰表现出来的能力足够出色,但在缺乏出色作品傍身的情况下,想要整合剧组也就更加不容易。
如果换成是顶尖的导演,廖梵根本不会有自己的想法,只会老老实实的按照导演的要求表演。
这也是赵启辰为什么在当初开会的时候强调,一开机,就必须听他的。
如果他表现得太客气,类似的现象会更加严重。
当然,如果等赵启辰真的成为了顶尖的导演,到时候反倒会表现得客气,希望大家一起商量着来,有问题可以及时提出,甚至会鼓励人们更多说出自己的想法。
这其中的根本,还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更适合,让工作更好完成的方式罢了。
心里面叹了一口气,赵启辰拿起对讲机,“再来一次,准备。”
继续刚才的拍摄,这一次廖梵表现的好多了,没有过于夸张的肢体动作,只是通过语气的颤抖,无助地靠在电话亭的玻璃上,抓抓头发等比较小的动作来表现主角的慌乱。
一直到后面的场景,狙击手当着主角的面,将一个嘿帮混混头目枪杀,亲眼目睹对方的死亡,主角才真正的放下了侥幸。
面对死亡的威胁,他的情绪开始变得激动,在电话里对着狙击手破口大骂。
接下来的戏份拍摄越来越顺利,《狙击电话亭》终于迎来了拍摄的最后一天,也就是结尾警察出现的群戏。
&nb
第七章杀青和电影节[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