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0章 同归于寂[2/2页]

这不是剑雨 月下顾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可惜,等了片刻,并没有得到回复。
      宁横舟再次去感受那万物同归于寂的感受。
      通玄者,通晓玄妙。
      这便是顿悟的感觉么?
      此时的宁横舟,不知道为何,他开始怀疑“顿悟”的字面意思。
      按理说,“顿悟”有一种突然领悟的感觉,可是宁横舟却觉得“顿悟”,其实本意应该是逐渐领悟。
      他甚至觉得,所谓的突然领悟根本不存在。
      不过这个想法只是一瞬,便被他抛之于脑后。
      他随手一展,体内真气立即在面前化为护体罡气,那护体罡气原本是透明,接着变成紫色,随后转变为深紫色,再后来又加深为黑色,最终再次化为透明。
      此时的护体罡气,虽然还是原来的模样,可是已经具备了在宁横舟看来的“最强防御”的潜力。
      以前的护体罡气,虽然表述为“罡气”,本质上是一堵由真气组成的气墙。
      当然,修炼上所说的“气”,其实都应该写作“?拧薄?胖傅氖且恢帜芰俊
      而现在的护体罡气,却被宁横舟改造成了一种可以将对方攻势由“有”转化为“无”的防御状态。
      这正是,有与无,显与隐的转化。
      在对敌之时,若对方攻击过来,宁横舟施展此法,可将其攻势,在接近于自己之时,逐渐转化为“无”。
      理论上,只要宁横舟转化得够快,是没有任何攻击可以攻击到他的。
      宁横舟不禁有些兴奋。
      “那些攻击,虽然表面看来与自己近在咫尺,无限接近于自己,但在转化之后,实则已与自己远比天涯。那这招,就叫‘咫尺天涯好了。”
      本来,他想把这招叫做“最强防御”的,但实在有些羞耻。毕竟什么最强大脑、最强弃少之类的珠玉在前,他就不想再这么叫了。
      他若是孤家寡人就算了,大不了施展的时候,忍住不喊招式名就行了。
      可是毕竟他还有两个徒弟,万一沈炼、裴纶双眼闪着小星星的问:
      “师父师父,这么牛逼的招式,叫做什么啊?”
      宁横舟:“最强防御。”
      就太让人无法直视了。
      所以,这个取名的需求是有的。
      顿悟了之后的宁横舟变得不疾不徐。
      他再次启程,远远地跟着凌雁秋。
      凌雁秋没有察觉地进入了一处远离京城的山庄,那里被桃林遮掩。
      宁横舟站在一处峭壁之上远眺。
      只见那山庄远远望去,煞气冲天。
      宁横舟皱眉:“难道是归海一刀?不对,归海一刀据说在关外。那到底是谁?”
      未几。
      “答案”出来了。
      那是一个男子,只见他留着短短的胡须,似青草地上刚刚长出的小草,虽不大,远远望去却又已成一片。
      他虽样貌一般,却目光锐利非常。他手持双锤,显得力气极大。
      不是江阿生,又是何人?
      宁横舟疑惑了,他不是进了道乡了么?转念一想又不对,道乡最多能呆两天,而且之前上官海棠一再叮嘱,日落之前一定要返回渡口。也就是说,宁横舟在道乡呆够两天才回来,江阿生可能只在其中呆了一天。
      而且回来之后,宁横舟一心修炼,都忘记了找人问一下江阿生的情况。
      按理说,当日眼睁睁地看着他被天师府的人接走了,那后续一定极为顺利。
      拜师,种下天师府的道种,从此青云直上。
      当务之急,难道不是修炼,巩固一下么?
      但现在为何,又与凌雁秋搅在了一起。
      再仔细一看,陪江阿生出来的,不是凌雁秋。而是曾静。
      不知为何,宁横舟轻轻地呼了一口气放松了一些,大概是为赵怀安吧。
      待江阿生、曾静离去之后,宁横舟摸进了山庄。
      山庄之内,极为破败。到处都是残垣断壁,杂草从生。
      但在山庄之内朝外看去,那一片桃林,映得天边极为好看。
      为了方便行事,宁横舟还是戴上了面罩。这也是为了防止尴尬。
      果然。
      他看到了熟人。
      解千及其瞎眼徒弟。
      解千,早些年是问酒山庄的绝顶高手,后被逐出师门。
      他隐居大雁山开了一家剑馆,还教过宁横舟一些剑招,当时他自号三杯通大道,人称三爷。
      解千怎么也在?
      不过这时的宁横舟却想通了。
      当时赵怀安、朱幼书他们,带着表面身怀皇子实则是为了将这伙反贼引蛇出洞一往打尽的素慧容逃到山上去,一来确实是山上有利于逃生,二来是因为解千就是他们的接应人。
      但后来解千稍微易容,甚至不算易容就是比以前更邋遢了,就敢跑去天下第一庄,混吃混喝是他没想到的。
      现在又见面了。
      他与赵怀安有旧,所以凌雁秋进来这个山庄,宁横舟反而不意外了。
      这些人在朝廷看来尤其是东厂曹督主看来,可都是反贼。大大的反贼。
      因为赵怀安、素慧容他们的“第一诉求”就是,铲除阉党。
      江阿生、曾静与这些人搅在一起,是他没有想到的。
      毕竟,在他看来,江阿生,道乡天师府张先源张真人的弟了,曾静,听说也挺受朱铁胆赏识。
      但接下来出现的人物,是宁横舟万万没想到的。
      因为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女子身影,妙玄。
      沈炼心心念念的妙玄,北斋二代目。
      但仔细一想,好像又极为合理。
      因为妙玄的父亲就是写辱骂阉党的“反诗”而获罪,被曹厂公弄得家破人亡,妙玄也沦为瘦马。
      后来她不甘心受辱,投湖自尽,被当时还是信王的当今皇帝所救。
      她继承了北斋的名号之后,依旧在画中暗讽时政,编排曹厂公。
      而且她那么信任信王,正是因为当时的信王与她有着共同的目标:
      铲除阉党。
      现在,当初的信王已经成了当今圣上,而阉党的气焰不仅没有被压制,反而越来越嚣张跋扈。
      而她身边的人却没有一个与她“志同道合”之人。
      她的枕边人,还是一个锦衣卫。这其实蛮讽刺的。
      此时宁横舟,恐怕现在有人求他离开他都不会离开了。他好奇啊。
      这么多反贼齐聚一堂,人才济济的,到底是要做什么呢?
      总不会是在开年会吧?
      按理说,赵怀安也该出现了,他可是反贼之中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啊。

第120章 同归于寂[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