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十二章 均衡高于忠诚[1/2页]

奋斗在五代末 有点混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韩令坤虽然不是赵匡胤的结拜兄弟,却也是赵匡胤相熟多年的密友。
      两年半前,先帝郭威驾崩,郭荣继位,当时的韩令坤在禁军中才刚崭露头角,本官为刺史级。
      经由赵匡胤的举荐,韩令坤得到了郭荣的青睐与重用。
      短短两年半里,韩令坤履立战功,从刺史连跳三阶,成功跻身节度使之列。
      若是郭荣要剥夺李重进的兵权,通常情况下接替李重进的武将,是侍卫亲军司两位都指挥使。
      步军司都指挥使刚换上袁彦,他不太可能继续升官,那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便是唯一合适的人选。
      但照郭荣的说法,他似乎打算从驻外的节度使里调一人来统领侍卫亲军,显然不会让韩令坤来担任侍卫亲军都指挥使。
      赵匡胤担心的是,若是韩令坤被郭荣厌恶,自己恐怕也会受到牵连。
      但,陛下才承诺,将殿前司交给我掌管,应该并未迁怒于我,也许是有别的用意...刹那间,赵匡胤心中思绪百转,并很快回道:“如今的侍卫亲军司,多是年轻武将,确实应该另调老将来坐镇侍卫亲军司。”
      赵匡胤认为,是由于淮南战事的不顺,以及韩令坤、李继勋等侍卫亲军司武将的失职与抗旨,郭荣才决定另调节度使掌管侍卫亲军。
      而且经过显德元年的大清洗,侍卫亲军的中高层武将确实太过年轻化,缺少经验老到的老将坐镇。
      “老将?”郭荣双目轻轻扫过赵匡胤,淡然道:“朕打算让韩通来掌管侍卫亲军,他应该称不上老将,元朗你觉得如何啊?”
      韩通?赵匡胤如遭雷殛,肩膀猛地一颤,心跳迅速加快,额角也不自觉地开始冒汗。
      为何会是韩通?赵匡胤百思不得其解。
      韩通今年不到四十岁,曾是先帝郭威的亲信爱将,在郭威麾下屡立战功,目前的本官是正任曹州节度使今山东省菏泽市。
      曹州就在开封东北二百里处,是开封连接山东诸州的交通咽喉,也是黄河南岸的重要渡口。
      能坐镇曹州这等开封左近的重镇,韩通显然深受郭荣的信任。
      显德元年末,韩通就奉命领兵北上,配合王彦超疏浚胡卢河、防备契丹骑兵南下。
      去年,也就是显德二年夏,周朝西征后蜀,韩通又被任命为西南行营都虞侯,为西征大军的三把手。
      去年年末,韩通得胜归来后,郭荣亲征南唐,命韩通监修开封罗城,半年就竣工。
      郭荣登基的这两年半间,韩通多次受到重用,立下汗马功劳。
      不少朝中文武都猜测,韩通要不了多久就将荣登使相之位,也就是以节度使的身份加宰相衔,与李重进这位侍卫亲军司都指挥使平起平坐。
      但从来没有官员会想到,韩通能够重返侍卫亲军司。
      因为早在先帝郭威在位时,韩通就是禁军中的高级武将,郭荣即位后,韩通便被外放为节度使。
      按照此时的常识,从禁军中被外放的高阶武将,几乎不可能再重返禁军。
    &nbs

第二十二章 均衡高于忠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