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同是山西的门户,李闯贼肯定不想丢。臣的计策是让蒙古人虚张声势围困大同,迫使李闯贼从大名府分兵。”李邦华认真地说道。
      王永吉皱了皱眉:“既然李闯贼知道大同的重要性,肯定在这里布置了重兵吧?”
      “当然布置了重兵,但是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因为我们的目的不是攻下大同,而是让蒙古人出现在流贼面前,打乱流贼的部署。”
      崇祯眯着眼想了想,觉得李邦华说的很有道理。
      大明的局势已经乱成了一锅粥,但谁也不会想到蒙古人会出兵!
      尤其是出兵帮助大明!
      一旦蒙古人出兵助明的消息传到李自成耳朵里,或多或少肯定会影响他的部署。
      李邦华继续说道:“反正局面已经够乱了,不如更乱一些,只有这样才能乱中谋胜。等宣府镇和大名府的战事平息后,朝廷再集中兵力对抗建奴,即便不胜也能将他们赶出关内。”
      “这是臣的策略。”李邦华先是看向崇祯,随后看向其他人。
      “诸位以为如何?”崇祯问。
      “妙啊,臣以为可行!”
      “臣附议。”
      “陛下,臣以为李阁老的计策乃上上策!”
      李邦华提出的观点很快得到了其他人的认可,尤其是崇祯,他对这个策略非常赞同。
      其实崇祯根本没得选。
      同时面对两大劲敌,留给崇祯的选项只有这一个了。
      御敌策略确定后,各部兵马迅速忙碌起来。
      王永吉率领麾下关宁军,携带足够的银两和五天的口粮,用最快的速度离京。随后一路往南,疾驰而去。
      五天肯定到不了大名府,但是只要有银子,就能就地筹粮。
      尤其是夏粮刚刚收获,老百姓们急于用粮食换钱买其他生活必需品。
      刘文耀,巴克勇等人都被派往京师附近,准备伺机偷袭建奴。
      密云的高第也被分成两路,一路守密云,一路守遵化。
      压力最大的是阎应元。
      他不但要守住宣府镇,还要促成与素巴第的交易。
      深夜。
      阎应元被巡视完城墙躺在床上似睡非睡时,被门外的亲兵喊醒:“阎大人,朝廷来信人了。”
      阎应元睁开眼,迅速让自己清醒过来。
      在多铎和素巴第的影响下,他已经养成了躺下就睡,坐起来就醒的习惯。
      “人在哪里?”
      “在府衙大堂。”
      “走,去看看。”阎应元穿上衣服,推门走了出来。
      一行人很快来到府衙大堂,看着面前的大汉,阎应元愣了一下。
      眼前这个人头发,眼睛,鼻子与中原人不同,有着明显的蒙古人特征。
      “卑职孛儿只斤·其木格参见阎大人,这是朝廷派我送来的密信。”其木格伸手从怀里拿出一个信封。
      “孛儿只斤?蒙古人?”
      “是,卑职是察哈尔部人,瞧不起那帮挖人参的建奴,受大明朝廷感召,在辽东军中服役。”
  &nb

第282章 乱中谋胜[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