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大年初十的晨光像被晨露反复浸润的琥珀,顺着陈府四合院垂花门的缠枝莲雕花雀替缓缓流淌,在青石板上洇开半透明的光晕。门墩上的石狮子泛着黛青色的幽光,指腹蹭过鬃毛纹路时,能感受到石料细腻得如同老坑端砚,缝隙里卡着的红鞭炮碎屑在晨光里像碎珊瑚般闪烁,其中一粒还嵌着极小的金箔——那是去年元宵夜燃放的宫廷制式冷光烟花残留。陈伟用湘妃竹柄洒金红绸给老槐树系结,深灰棉袄的袖口扫过树皮时,水波纹暗纹在光影中若隐若现——那是江南织坊用三季桑蚕丝与银鱼鳔胶缫织的古法面料,每一寸都藏着34;卍34;字不到头的暗纹,远看是寻常棉麻质感,近看才见经纬间泛着珍珠母贝的光泽。惊起的白文鸟扑棱棱掠过,尾羽划过空气时带着七重银铃声,细看才发现鸟腿上拴着的米粒瓷哨,是景德镇御窑厂旧址出土的宋代残件改制,声线清润得像含着晨露,尾音里还带着老槐树年轮的木质香。
     父亲陈其旺从月洞门进来,手里拎的靛蓝布包边角渗着油迹,布料表面看似粗布,实则是用失传的漳缎工艺织成,暗纹里藏着《千里江山图》的微缩景观。34;定州王师傅开了窖藏二十年的梨花木老汤,34;他跺了跺脚上的手工棉靴,靴底沾的黄土被一旁侍立的人用软布悄无声息地拭去,34;黑驴是西北牧场散养的野血品种,喝的是祁连山融雪水,吃的是沙棘果,用带铁锈味的宋代老锅煨足六个时辰,肉汁能挂住七寸银筷。34;他说话时,腕上的素面银表蒙子凝着薄霜,表链接口处刻着极小的34;陈34;字,是请西安老银匠用錾刻老法子打的唐草纹印记,表壳侧边有道浅痕,是陈伟幼时拿和田玉镇纸涂鸦留下的,如今被岁月磨得如月光般柔和。
     母亲黄诗雅端出的紫铜茶炊看着是寻常样式,壶嘴冒出的热气里混着松针、蜜香与一丝不易察觉的龙涎香,细瞧才发现铜胎上刻着极浅的缠枝纹,照着故宫博物院藏的宣德炉纹样复刻,每片叶子的脉络都对应着二十四节气。34;你父亲在西站贵宾厅遇见个穿粗布裙的姑娘,34;她将茶炊放在榉木石桌上,桌面天然的山水纹理与茶炊暗纹严丝合缝,像是用同一幅古画拓印而成,34;举着部磨砂壳手机喊39;退退退39;,旁边穿中山装的人手里的安检仪,外壳包着层百年前的马鞍皮,上面还留着俄国人的马鞭烫痕。34;她鬓角的银发用支竹节簪别着,簪头雕的寒梅是用失传的瓷胎竹编工艺制成,梅瓣薄如蝉翼,透光可见细密的竹丝纹路——这种工艺如今只剩景德镇一位八旬老人会,每片花瓣都要在梅雨季节取竹芯最嫩的部分编织。
     陈伟拆火烧时先用象牙裁纸刀划开油纸,刀柄是非洲小叶紫檀老料,上面嵌着块明代和田籽玉,握在手里温润得像含着暖玉,刀身上刻着极小的《寒食帖》字迹。芝麻粒落在青砖地缝里——那砖是苏州御窑按明代《窑务条规》烧制,需用太湖沉泥陈腐三年,烧制时往窑里扔甘蔗渣与松木,出来才会有金石声响,每块砖都带着独一无二的冰裂纹,据说这种砖在明嘉靖年间专供紫禁城三大殿。咬下第一口时他微微蹙眉:34;这次的花椒用了汉源清溪贡椒,只是松露油少了阿尔巴白松露的森林气息,下次该让意大利松露猎人带着母猪现挖,带着晨露和泥土味的才够鲜。34;他用银质餐叉挑起肉馅,叉柄末端刻着细如蚊足的云纹,是扬州工匠按《考工记》记载的34;金银错34;工艺錾刻,叉头内侧刻着极小的34;伟34;字,是他十五岁生日时爷爷请国大师打的生肖印记。
     去林子墨家的路上,跟在身后的黑色轿车瞧着是普通国产车型,车窗升降时没有半分噪音,轮胎碾过雪地只留下极浅的痕迹——轮胎是用航天材料特制,造价够买十辆顶配跑车。路过王大爷报摊,陈伟递过去的冰糖葫芦裹着层薄如蝉翼的糖衣,34;大爷,尝尝这个,用的是云南哀牢山百年老蔗熬的麦芽糖,熬糖时得用紫陶锅,火候控制在123.5度,多一度焦少一度粘。34;他说话时,手腕上的素面腕表反射的光晃了晃,表壳内侧刻着34;1998.5.20 08:1634;,那是他出生的精确时间,表蒙子上有道极细的划痕,是某次巴黎拉力赛夺冠后,香槟瓶砸在表盘上留下的,他笑称这是34;胜利的勋章34;。
     林子墨蹲在自家垂花门前,穿的藏青羽绒服看着是普通款式,拉链头却是块清代老坑翡翠平安扣,阳光照上去能看见里面的棉絮状纹理如《富春山居图》的远山,据说这是从恭亲王府旧藏的翡翠翎管上切下来的。34;auv!您吃了嘛!34;他喊完甩了甩袖子,内侧袖口绣着的34;墨34;字用的是同色苏绣线,抬手时才见针脚密得像夜空中的星子——那是请苏州绣娘用34;乱针绣34;技法,以发丝为线绣制,每一针都对应着《墨经》里的一种制墨工艺。陈伟下车时,车门无声滑开,踏脚板上刻着极浅的云纹,是用整块房山青石板打磨,为了找这块带有天然云纹的石料,管家跑遍了华北所有采石场,最终在一个废弃古窑址找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爷爷煮酒的紫铜锅看着有岁月包浆,锅底刻着34;同治年制34;阴文,实则是道光年间仿品,肉桂和丁香盛在竹编小筐里,筐底垫着的雪莲花干,是西藏哲蚌寺活佛亲自采的,长在海拔5200米的雪山石缝里,百年一开花。34;尝尝这杯39;京华冬韵39;,34;他递来的青花杯是家传的成化斗彩,杯底暗刻34;陈34;字需迎光才能看清,杯壁薄如蝉翼,对着光能看见杯底绘着的《清明上河图》微缩景观,34;加了后院暖棚用玉泉山日出前的活水浇灌的九曲红梅,这水用宋代银斗量取,水温保持在42度,不然花魂就散了。34;陈伟呷了口,发现酒里溶着长白山天池天然水晶碎——那是他乘直升机在火山口捡的,磨成粉后用细绢筛了十七遍,喝时能尝到极淡的矿泉味。
     欧风琳端来的草莓用竹篮装着,衬底的是江南蓝印花布,图案是失传的34;百子千孙图34;,用蓝草汁手染,染缸是明代传下来的紫砂石缸。草莓是她家菜园用长白山火山岩缝泉水浇灌的34;天使之实34;,每颗都套着真丝网袋,由日本农艺师每日用PH值7.2的山泉水喷雾,蒂头沾着的晨露是用金箔勺从荷叶上收集的。34;林子墨这腔调要是去参加茶会,34;她用竹柄银叉叉起草莓,叉头雕着《诗经》里的34;参差荇菜34;纹样,叉柄刻着她的小名34;琳琳34;,是用失传的34;刻铜34;工艺錾刻,34;能把老茶客逗得忘了辨明前明紫砂壶,上次有位鉴定家把我家新制的仿时大彬壶当成了万历年间的,还写了篇考据文章。34;她说话时,耳坠轻轻晃动,那是对老银镶淡绿翡翠的坠子,翡翠里的棉纹如西湖春波,是奶奶的陪嫁,据说是慈禧太后赏赐的选秀信物。
     午饭后烤火用的炭是荔枝木与海南沉香按七比三压制,燃烧时飘着若有似无的甜香,灰烬呈雪白色,这种炭需用岭南百年荔枝木心,混着越南芽庄沉水级沉香,在地下窖藏三年后压制,据说烧起来恒温83度,最宜烤橘子。陈伟给欧风琳递橘子的动作自然随意,指尖戴着枚素面银戒指,戒圈内侧刻着极小的34;风34;字,是他用首枚F1冠军奖牌熔铸而成,戒指边缘的磨损是常年握赛车方向盘磨出的弧度。34;尝尝,34;他用湘妃竹刀切开橘子,刀柄是老湘妃竹,斑点如泪滴,据说是清末民初一位画家的文房旧物,34;这是福建老果农在丹霞山岩缝里发现的野生39;红美人39;,用山泉水浇灌,每天日出后半小时内完成灌溉,糖分才能凝聚在果肉中心。34;橘子皮剥开时,果肉红如玛瑙,汁水饱满得轻颤,阳光下能看见细密的糖晶闪烁。
     王大爷孙子来直播时,举着部普通手机,镜头里的陈府四合院看着素净:屋檐是灰瓦,廊柱刷着老漆,炉子里飘起的灰烬带着草木香。细看会发现瓦当是明代官窑旧件,每片刻着不同的缠枝莲纹,其中一片藏着34;永乐年制34;的暗刻;廊柱的老漆掺着辰砂、绿松石与珍珠粉,阳光下泛着七彩微光,这种漆料配方载于《髹饰录》,如今需用二十三种矿物调制;炉灰里混着的沉香屑是奇楠级,据说出油率达到37%,在香道中属于34;隔火熏香34;的顶级用料,一小勺就能换一台顶配电脑。
     炉火烧得旺旺的,映着四人身上看似寻常却处处考究的衣物配饰,不见半分张扬。陈伟看着欧风琳耳坠上的翡翠在火光中泛着淡绿,突然觉得这些藏在细节里的讲究,就像那句34;auv您吃了嘛34;,土气中藏着熨帖人心的暖意——如同用唐代陶瓮装的百年茅台,用汉砖改的茶台,富贵不是炫目的标签,而是刻进生活肌理的文化传承。风穿过垂花门时,卷着烤橘子的甜香和34;auv34;的尾音飘向胡同深处,远处传来的自行车铃是清末民初的铜制老物件,声音清越悠长,与这四合院的讲究一样,低调却经得住百年时光细品。此时隔壁院的猫悄悄溜了进来,蹲在炉边舔爪子,它脖子上的项圈是用和田玉籽料磨成的平安扣,上面刻着极小的《心经》全文,在火光下泛着温润的光,就像这屋里的每个人,把千年的文化底蕴,都藏在了看似平凡的一茶一饭、一言一笑里。
     炉火烧得更旺了,火星子噼啪溅在青石板上,将欧风琳耳坠上的翡翠照得透亮——那抹淡绿里藏着的棉纹,此刻竟像极了炉中跳动的火焰。她用树枝拨弄着灰烬,金箔碎屑在火光中明明灭灭,忽然笑道:34;去年在拍卖行见过类似的金箔,说是从明定陵出土的凤冠上剥落的,当时有位收藏家为了买指甲盖大的一片,差点把祖传的汝窑盏押进去。34;话音未落,林子墨突然从羽绒服内侧口袋掏出个油纸包,抖落出几粒黑亮的花椒:34;瞧!我早料到你要提这个,这是王师傅特意留的39;贡椒王39;,每颗都有鸽眼大,据说清朝时专供御膳房,采的时候得用银镊子,怕人手的热气坏了香气。34;
     陈伟接过花椒放在掌心,竟闻到一丝若有似无的龙涎香。父亲见状放下茶炊,从布包夹层取出个小瓷瓶:34;这是我托人从波斯带的龙涎香粉,拌在花椒里能提味。34;瓷瓶上的缠枝纹与茶炊如出一辙,原来竟是套宫里流出来的茶具。母亲这时从厨房端出个白铜暖锅,锅沿刻着《寒江独钓图》,蒸汽氤氲中露出锅底的34;宣德年制34;款识:34;羊蝎子得用这口锅炖,去年在潘家园淘的,老板以为是仿品,我瞧着铜锈里透着宝光,愣是磨了半天才拿下。34;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爷爷往热红酒里加了勺蜜,那蜜竟是用长白山椴树花蜜和天山雪水调制的,盛蜜的玉碗是汉代的和田籽玉,碗底刻着极小的34;长乐未央34;。34;尝尝看,34;他递给欧风琳一只犀角杯,杯身天然的纹理像极了炉中火焰,34;这杯子还是我年轻时在云南茶马古道收的,据说以前是马帮头目的酒器,用它喝热酒,酒香能在舌尖留三个时辰。34;
     这时胡同里传来吆喝声,陈伟掀开棉门帘望去,只见卖糖葫芦的大爷推着辆老式自行车,车把上挂着串红灯笼,竟都是用琉璃厂收的老琉璃做的。34;哟,这不是陈少爷吗?34;大爷笑着递过串糖葫芦,糖衣上竟撒着金箔,34;今儿特意给您留的,用的是江南贡蔗熬的糖,金箔是从同仁堂买的药用金箔,吃了败火。34;
     林子墨突然指着炉灰里的火星:34;你们看!这火星子落在青石板上都不起黑印,我家以前的老管家说过,只有用千年沉木压的炭才这样。34;说着从口袋里掏出块炭,上面竟刻着《兰亭序》全文,34;这是我在徽州古窑址找到的,据说是明代文人用来题诗的炭笔,可惜被我不小心压碎了。34;
     欧风琳突然站起身,从怀里掏出个香囊:34;刚才烧福字时,我把去年在雍和宫求的香灰放进去了。34;香囊用的是宋锦面料,上面绣着缠枝莲纹,针脚细密得像蚊子腿,34;这料子是苏州一位老织工送的,说这辈子就织了三丈,给我做香囊正好。34;
     炉火烧到最旺时,陈伟突然想起什么,从棉袄内袋掏出个小盒:34;差点忘了,这是我在紫阳县找到的老冰糖,据说是民国时一位糖坊老板特制的,放在热红酒里能提香。34;冰糖呈琥珀色,里面竟包裹着朵完整的梅花,34;卖糖的老人说,这是用腊月梅花和甘蔗汁一起熬的,十斤

第159章 auv 您吃了嘛[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