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66章 开学了[1/2页]

重走丝绸之路 笼星白虎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千合火车站。送王嘉玲去京都的,还是送王嘉福去香港时的阵容。
      周贵奎、刘金东、王嘉玲、张文静、马清文、蒋中阳、汪红卫以及王嘉福初中好同学曲文阁、高金城、张强等人来到千合站送站。
      这次由刘金东师傅一同前往,送王嘉玲到京都清哈大学。
      刘金东执意要送王嘉玲到学校,还有一个重大的秘密,他的这个秘密对谁也不能说。
      马清文、蒋中阳、汪红卫三个人给王嘉玲准备了好多好吃好用的东西,大件包括相机、自行车、计算器,这三样东西是当年上大学的三大件,其中自行车是通过火车托运到京都的。小件包括油茶面、蛋糕、炉果。还有饭盒、白钢匙、毛巾、牙刷牙膏、香皂、洗衣粉等等。
      王嘉玲把王嘉福给他的牛叉神器录音机也带在了身边。
      此前,爱丽丝在与王嘉玲通话的时候嘱咐过,刘金东师傅年纪偏大,要为刘师傅买卧铺票,票款由爱丽丝出。王嘉玲答应了,但拒绝让爱丽丝付款。那年月,大学生凭入学通知可享受火车票半价,但卧铺属奢侈消费,不报销。
      爱丽丝告诉王嘉玲,王嘉福在香港天福康复医院正在慢慢康复,情况有些好转。王嘉玲十分开心。
      绿皮火车从千合站缓缓启动了。望着窗外送站的人,王嘉玲挥舞着手臂。她感慨万千,这些人都是王嘉福的朋友,都是他们的亲人。
      一路颠簸。
      ……
      在京都站,刘金东将马清文托运的自行车取出来,又将王嘉玲的随身行囊一个个结结实实地绑在自行车上。他安排王嘉玲拿了些小包裹并给她送到公交车站坐公交车,自己骑着自行车驮大件,约定在清哈大学门口汇合。
      “刘叔,你怎么对京都这么熟悉呢?”王嘉玲道。
      “哦,我早年来过京都,在这里待过几年。”刘金东拿出他的湖南片儿汤话,左嘴角抽哒道。
      “你来京都干什么,待了好多年。”王嘉玲道。
      “嗯,没事儿,来玩。”刘金东若有所思地抽哒道。
      “刘叔,当年你去过清哈大学吗?”王嘉玲道。
      “哦哦,去过,经常去。那里我很熟悉。”刘金东抽哒道。
      “去那里干什么?”王嘉玲隐隐感觉刘金东与清哈大学有着某种联系,试探性地问道:“是上学吗?”
      刘金东叹了口气,抽哒道:“哎,玩呗。那时候年轻喜欢玩。”
      王嘉玲越听刘金东话语里的“玩”,就越觉得刘金东在敷衍,但他始终不说实话,便不再追问。
      清哈大学是全国一流大学,曾出过中国理论化学的奠基人唐敖庆、力学家郭永怀、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中国现代数学家华罗庚、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力学家钱伟长、核物理学家钱三强、历史学家吴晗、语言学家季羡林、中国现代哲学家张岱年等等大师。是全国莘莘学子梦牵魂绕的地方。
      王嘉玲和刘金东从远处张望清哈大学,门口上赫然写道“热烈欢迎新生入学”。校园门里门外,满是报道的学生,鲜有送孩子上学的家长。那年月,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加之每个家庭孩子都比较多,学生上大学很少有家长送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那年月的人都比较自立,喜欢独闯,也不需要家长送。
      进了门,不远处左边就是学生报到的地方。各个院系摆开几张学生桌,一字排开,各自用两根竹竿挑起院系的名称,新生看到相应的院系名后,寻上门来报到,办理入学手续。
      学哥学姐自然少不了,这些服务性工作都是他们干的。
     &

第266章 开学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