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制鞋厂、修车厂在内的各行各业用工信息。
“这是做什么的?为什么贴得到处都是。我之前就在前面那个路口发现了这个问题。”杜世安问道。
“这是各个企业的招工信息,如果哪位需要找工作,看到招聘单子上的信息适合自己,就可以找到这家企业,直接谈工资条件,老板面试通过后,就可以上班。”爱丽丝道。
“香港找工作这么容易吗?有没有农业和非农户口限制?”杜世安道:“在国内,到处贴满的是宣传口号,没有这种招工广告。”
“什么户口?我不清楚你在问什么。”爱丽丝的睫毛挑起,等待回答。
“户口嘛,就是你是什么地方的人,分农业户口和工人户口,也就是非农业户口。”杜世安道。
“NO,我不清楚、不明白。”爱丽丝道:“在香港,没有农民和工人之分,都是人,都一样没有高低贵贱,谁想要做什么工作,只要你擅长就可以。我们德国也是一样。”爱丽丝道:“在香港,在大街上可以在指定地点贴广告,但就是不允许贴宣传口号。”
“哦,哦。”杜世安晃荡着秃头,不知说什么好。
爱丽丝闪烁着上下两边翘的长长的睫毛,为王嘉福和杜世安对比了香港和上海的经济情况:
香港与内地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上海相比,至少要领先三四十年。两个城市最直观的一个比较指标就是GDP。香港的GDP总量已经达到了288亿美元,而内地经济发展最好的城市上海的GDP只有208亿美元,其他地方更是远低于这一数值。
虽然香港人口众多,但人均GDP仍然达到了5700美元,完全可以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相媲美,而大陆的人均GDP只有194美元,上海也只有1819美元。这一比较的结果不言自明,两地的经济发展完全不在一个档次,香港的经济水平要远高于内地。
“什么叫GDP?”杜世安问。
“GDP就是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爱丽丝道。
……
一路上,杜世安提问不止,爱丽丝回答不断。王嘉福听着他们两个人一问一答,感觉都不是问题的问题。杜世安的思维仿佛在原始社会,爱丽丝的思维则在现代社会。杜世安的许多问话都十分幼稚可笑,爱丽丝则细心回答。
生存环境不同的人,眼界及思维相去甚远。
爱丽丝又带王嘉福去了香港大学、百利商场、凌霄阁。杜世安还是询问不断。
爱丽丝道:“50年代香港就已经开始了工业化转型,60到70年代,香港第二产业比重迅速增大,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的转移,很快进行了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在这一时期经济金融服务业比重大幅增长,现代化的产业比如金融、房地产、旅游等产业交织上升……”
第168章 美丽的香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