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间,三人已到了招待所。港台歌曲什么的是年轻人的秘密,恐遭李志国反感,于是他们改谈与小提琴有关的话题。
“嘉福哥,嗯,你会拉外国小提琴曲吗?”李萌萌问。
“谈不上会,但练过不少,要偷着练,因为这些乐曲不允许拉。好在一般人也听不懂,我练过的曲比如《纪念曲》《圣母颂》《云雀》《沉思》《爱之喜悦》《匈牙利狂欢节》《门德尔松E小调协奏曲》《吉卜赛之歌》《引子与幻想回旋曲》《魔鬼的颤音奏鸣曲》等等。”王嘉福道。
说着,他掏出一把小钥匙,在琴盒上的锁内轻轻一拧。琴盒盖被掀开,露出了一把不新不旧的小提琴。
“嘉福哥,嗯,你给我讲讲琴上这些东西都叫什么呗”李萌萌瞪大了眼睛说。
王嘉福掏出小提琴,边调音调边说:“好吧!这四根弦,分别叫G、D、A、E弦,从E开始降幂次往下,E弦、D弦、A弦、G弦,通常叫1弦、2弦、3弦、4弦。四个空弦音,从4到1弦每根的频率是G195.998赫兹、D293.665赫兹、A440赫兹、E659.255赫兹。”
“这是琴腹、这是琴颈、这是指板,这叫旋钮、这叫腮托。这叫琴弓。这是五线谱。”王嘉福为李萌萌讲解:“我这里还有个肩托,有的人习惯用,有人不用这个。”
李萌萌在一旁,用直勾勾的眼神看着,耳朵伸直了听着,感觉小提琴那么神秘,嘉福哥的高大上又那么让人遥不可及。
李志国看着两个年轻人交流,不做插话。
“嗯,嘉福哥,中国的小提琴曲哪个最好听呢,我想听听。”李萌萌问。
“不能说最好听,只能说最有名。最著名的小提琴曲是陈刚、何占豪在50年代末写的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王嘉福回应。
“哎妈呀,嗯,我听过这个曲子,哎呀太好听了,嘉福哥你就给我拉《梁祝》,好不好呀?”李萌萌道。
“这个曲子太长了,全拉下来大约要二十五六分钟,快板和弦的地方我还拉得不太准确,我给你们拉其中的一个片段吧!”王嘉福怕冷落了李志国,道:“老李,你看好不好?”
“好!”李志国笑容可掬。他对音乐一窍不通。
于是,一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塞满了室内空间。
一个个长短不一的音,仿佛一只只大小不等、颜色不一的蝴蝶,飞翔在室内。
那声音或凄婉或坚定,或阴沉或明亮,或期待或失望,或痛或福,或揉搓得让人掉泪或滑磨得让人心舒畅无比,或或或……
王嘉福的左手手指在指板上跳跃、揉搓,右手里的琴弓在琴弦上或快或慢来回地拉,一招一式如幻如梦,潇洒自如行云流水。他简直帅呆了,像男神,像仙子,无可比拟,无以形容……
李萌萌的眼圈湿润了,两行泪水顺着粉嫩的青春脸庞流落下来。
曲毕。
房间内足有六秒钟没有声响,没人打破这种意境。仿佛一说话,吓跑了刚刚停落在床头上的蝴蝶……
“怎么还把你的眼泪拉出来了!”王嘉福打破了僵局,其实他拉这首曲子,是对这两年下乡生活的总结,也是对后世那个自己一个追忆,很是投入,“你要是学琴,一天还不得哭个十遍八遍的,那可麻烦了,哈哈!”
第5章 歌与曲[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