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从零到一很难,但从一到一百很简单。
1997年的一月一日,基地一片欢声笑语,你以为在庆祝元旦?
不不不,其实是锂硫电池可以量产了,初步产量为一条生产线一天一万块标准版。
怜风带队改造出来的三条生产线一天开足马力就是三万块。
无数人奔走相告,挥泪拥抱,庆祝着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没有白费。
而作为总设计师的陆辰,此刻也加入了这场欢呼。
毕竟没有什么比众星捧月的感觉更舒服了。
从此,电池能量密度的技术解决了。
在可控核聚变实现之后,满大街跑电动汽车将不会再是梦。
第二天,陆辰赶赴北之星参加报告会。
会议上高度肯定了陆辰同志的贡献,同时决定了锂硫电池暂时不对外公开,其中预计产生的3个霍夫曼勋章和四个诺奖级的技术推进暂时以国防专利的形式补贴。以免打草惊蛇,让漂亮国提前对我们产生想法,影响韬光养晦的政策。
对此陆辰没意见,反正保密协议进基地的那一刻大家都签了,这是协议之内的事情。
更何况就算是过几年捂不住了,再拿出来他们照样能拿奖。好歹也是提前几十年实现的技术,要是有这么容易被小日子或者西方突破才有鬼了。
会议最后,陆辰表示可以先军用,比如先提供给航天工业。
至于电动汽车,陆辰认为未来一到两年之内优化了一代左右的锂硫电池同体积能量密度更大,凡事要考虑技术进步的可能性。
目前,第一代技术已经将锂硫电池的能量密度做到了500wh\/kg和800wh\/l,我们的目标第二代技术将锂硫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到700wh\/kg和1000wh\/l;在2008年之后,第三代技术将锂硫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到1kwh\/kg和1200wh\/l!
虽然仅第一代电池就能将电动汽车的续航提升到一次充电行驶900英里(1440公里)的里程,但是既然现在不打算推广,那就先做技术优化。
最终,陆辰的提议得到了台下的一致认可。
上午的会议告一段落。
午饭之后,陆辰得到了一个好消息————我们马上要加入世贸了。
看来美利坚还是很需要三代核电的嘛!
晚上会议继续进行,主要讨论是陆辰的身份是否要公开。
对此陆辰表示至少在可控核聚变完成之前不要公开,什么菲尔兹奖又不是没拿过。
自己以前还拿过好几个诺奖呢!
柯尔代数奖好像也拿过。
霍夫曼勋章自己也因为对常温超导材料的研究拿过。
第24章 锂硫电池,完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