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39章 满油花费超300万元[1/2页]

渔民:从打捞间谍装置开始 红烧茄子02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实时渔讯升级要求更高。
     尽管以现在船队的配置,捕鱼效率大大提升,想想要再次升级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不少时间才能再升一级。
     而且再长一级过后,覆盖半径也只有10公里,这个覆盖半径已经不小,可还远远不够。
     只能是寄托于科技了,也就是探鱼设备。
     探鱼设备覆盖更广的范围,如同他所说的那样,船队一字排开,拉式网扫描海里的情况捕捉鱼群。
     当然了,不代表着实时渔讯不能发挥作用,也就是距离较远的失去作用,只要渔船靠近,实时渔讯能够发挥的作用,绝对不是探鱼设备能够比喻。
     科技带来的局限性。
     一个无法将海底的情况具象化就是科技最大的限制,哪怕未来可以办到,可也是经过运算生成的模型,无法百分之百精准。
     而实时渔讯却能百分之百精准,两者有本质上的区别。
     “最先进的探鱼设备,成本不是一个小数目。”
     设计部门的项目主管不是公司核算部门人员,可也清楚一些,成本方面也不是他的职责,只是义务提醒一声,也清楚卫宏不差那点钱,先给个心理准备就好,回归到正题上:“想要让新船发挥这些的能力,从设计的角度上来讲是不可行的,原因很简单,单就是让新船拥有收任何渔网的能力,在设计上就要下功夫。”
     “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船的高度,不能太高,因为太高的话,根本就无法收一些常规的渔网,收围网的话倒是无所谓,哪怕是甲板距离海面很高,也可以正常收网。”
     “常规的渔网却不行,可又要考虑到鱼舱装载量的问题,还有新船本身的航速问题,这些结合起来,会带来很高的难度,一个载重量,如果不能将新船设计得高一些,鱼获装到满,船只更重下沉,吃水位就成为关键了,吃水位超过警戒线,给航行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
     设计部门主管用‘危害这个词,而不是威胁。
     已经充分说明一切,已经超出了威胁的范畴,基本上可以断定满载的情况下,船只航行起来非常危险。
     特别是远海航行,搞不好一个大海浪过来,致命船只沉没。
     别以为是在开玩笑,这里头涉及到一个抗风浪等级,是有硬性要求的,要是无法设计到符合相关部门规定的要求,哪怕是黄浦造船厂的能量再大,船只也无法通过正常的注册,而且人家客户也不可能接收这样的船,因为那几乎是拿着小命去赌,还是十死无生的那种,谁会要这种船呢。
     “将船宽拉长呢?”
     卫宏在这方面不是专业,可一些基本常识还是懂:“拉长宽度,应该可以中和面临的难题。”
     “是的,也只能将船的宽度设计更宽一点。”
     设计部门的项目主管提出难题,不代表着他没有解决的方案,船只设计是要根据客户的要求来,要是没这点本事,也不是一个合格的船舶设计师:“具体要加到多宽还得经过详细的计算才行,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根据现在的这些要求,这艘新船的长度和宽度,都不会太小,带来的是整体排水量大幅度上升。”
     “这又带来以下的问题,其中是一个航速问题,想要达到35节的航速,那么它的动力就必须要足够,要有巨大的动力,发动机方面就是一个问题,需要多台的发动机组成

第539章 满油花费超300万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