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而他说到长女,也使我想起来,这么久时间了,父皇依然是只有我和赫连恒两个孩子罢了。我那皇弟虽然是长子,却不是庶出的,而且年纪尚小,娘亲的出身更是不好,商贾之家罢了。
我大秦帝国的继承人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问题,却是无人敢正大光明的提出来。毕竟,这件事颇让人头疼。
子嗣不是说有就有的,而且父皇年纪渐渐老了,新添子嗣的话,长大也是需要时间的,而父皇则是没有兄弟的,所以将来父皇百年的话,皇权的归属就是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了。
可是方才父皇的目光,却是叫我瞬间明白了,原来……
我这次并不仅仅是护送灵柩到阑州,完全可以考察沿途的风土人情,去深入民间对于大秦有更深刻直观的了解。只有亲眼看看大好河山,才会有发自心底的热爱,我突然想起这句话来。
那么父皇的用意也无疑是很明显的了,他是希望我看的远一点,见得多一点,对于大秦有着初步的了解,然后……
若是可能的话,我或许,会成为将来的帝王……
可是父皇也是没有明说,这些只是我的臆想而已,这个念头仅仅是划过我的脑海,我便已经感觉到心跳得极快,便努力再不去想这件事。
这个,真的是想不得的,即便是知道很有可能,我不敢,也不能去想。
父皇再没有说什么,他相信我会明白的。
至于到底是和谁一起,我亦是只有咬牙忍受了,该来的,总会来的。
我思索了一会儿,便只有恭谨的对父皇和母后道:“儿臣愿意领命。”
虽然我是为了大局才不得不做出选择,但是结果还是一样的。
回到公主府,常侍中听说了这件事,也是一时愣住,便连她都没有想到父皇和母后回做出这般出人意表的决定。
不过她想了一会儿,又柔声对我道:“殿下,外面的风景是和宫里不一样的,你要多留意些,看看我们的大好山河。”
我回眸望她,看见了她眼底的坚定,便对她一笑。
或许,暗中有许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吧,所以才会对于我的成长格外上心。
我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有点点头,一边看似随意地说:“我一定尽快回来,我才不想在外面过年呢。”
阿蛮这个时候终于怯怯的开口了:“殿下我能跟着你去么?”
她灵动美丽的双眸里带着急切,生怕我说一个不字。其实至于谁会和我一起,我也是不确定的,只知道阿蛮必然是会跟着我的,毕竟做了贴身侍女这么多年,我便肯定的点点头。
常侍中是极为沉稳的,自然没有问出这样的问题,只是问道:“公主这次,可是会与秦少将军同行?”
我知道她这只是试探而已,但是父皇既然已经下了圣旨,此时必然是朝中人尽皆知了,而且留给我的准备时间也不长,明日便要出发了。
我点点头,抬头看向她,期待着她会给出什么样的回答。
她似乎是送了一口气的样子,显然是对我这次阑州之行放心了不少,对我道:“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考验的机会,公主可要看清楚了。”
她说这话的时候,居然还带着隐隐的笑意,我看的一阵无语。我这才知道原来在她们心里,若是我嫁给了秦昀的话,是一件对我对国家都好的事情。
毕竟,单单以个人条件而论,秦昀确实是许多人家眼里的金龟婿。但是后来便再也没有人到他们家去提亲了。此时也没有人告诉我,京城里的传言便是说,秦昀迟早会成为驸马的。有了这传言,还有谁敢提亲呢?
尽管我头大如斗,却还是要面对现实,常侍中说的也并非全无道理。而世事这般变换莫测,说不定经过了这次我看见了秦昀的好处而改变主意了呢,谁说的准呢?
我不禁默然,暗自问自己,难道,我还是惧怕吗?惧怕前世的阴影……
仔细想了一下之后我才发现,其实,我真的很怕,若是再次爱上了他的话,又一次被欺骗怎么办?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去爱。
所以我一直以来都不去主动和秦昀接触,也不希望我们之间的关系有什么进展。
然而尽管这样,父皇和母后却还是看到了我们之间的可能,并且努力把它变成现实。
阑州行(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