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3章 论功行赏[2/2页]

逍遥小衙内 山水第一傻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可这三山岛怎么回事儿,倭寇还没上岸,在茫茫大海中就给他们灭了,你叫我怎么算?
      放在以前,似这等摸不到头绪的军功,拖个几年,也就过去了。可是,三山岛战役这件事情,容不得兵部拖延。开玩笑,乾秉帝可是下令对倭国宣战了,这是对倭宣战后的首个大胜,献俘仪式都举行过了。
      现在你告诉我这军功不会算?
      可是兵部实在是没有办法,只好上报,到了内阁这里,几位阁老倒是有担当的,该认的军功就认嘛,不能让前线的将士们流血又流泪嘛。
      于是估算了一下每船上的倭寇数量,都给算上了。
      可是算谁的?这都是被红衣大炮击伤击沉的。
      红衣大炮可不会说话,又不知人间冷暖,只奖励炮手的话,好像也不科学。于是只好在重奖几个炮手的前提下,指挥官、工匠等都进行了奖励。又提出了集体立功的概念。
      这样一来,不仅是昌邑县巡检司,跟随辛清纯去的三营的守军,还有昌邑县令鲁小明组织的县衙衙役等皆有功,甚至战役当天凡是在三山岛上的,包括自城中大户人家临时征来的壮丁,都有奖赏。
      这些,都好说,几位阁老碰一碰头,既能说服自己的内心,也能说得过去。
      可是辛清纯怎么封赏?
      杜维要对辛清纯说的,就是这个事儿。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三山岛战役中,辛清纯都是在场守军的最高指挥官,而且还名正言顺,毕竟去莱州之前,乾秉帝给了他一个按察副使的衔,巡视海防。
      再说回来,那红衣大炮和工匠,还有三营守军,可都是辛清纯带去的,若没有这些,一千余倭寇冲上岸来,哪怕巡检司和昌邑县令带来的衙役多么英勇,后果也是可以想见的,必然是又一次惨败。
      事实很清楚,红衣大炮的升级制造,是辛清纯主持完成的;去莱州巡视海防,也是辛清纯提出来,乾秉帝同意的;三营守军,是辛清纯带去的;到了三山岛上接过指挥权的,也是辛清纯这个在场的最高长官。
      首功?好像没啥问题?
      如何封赏?大家都不会了。
      毕竟这小子是个文官,谁要说他有武职,在场的一众孔孟门生都不会同意,这可是连中三元的状元郎,天生就是咱们文官这一伙儿的,如何能将他推到武将序列里?
      最重要的是,辛清纯这小子才当官多久,就已经是从四品的职级并身着绯袍了。
      来来来,你告诉我,这还怎么升?
      于是,内阁也不会了。
      杜维好容易对辛清纯讲明白这些因果,然后看着不发一言的辛清纯,欲言又止,最后只好直愣愣地看着他。
      他想对辛清纯说,快去啊,快去找关系走动啊,现在可是你面临升官最关键的一次也是最近的一次,前因后果我都告诉你了,你快去跑官啊。
      辛清纯听完杜维这一番话,虽然没有回话,也没有再问些什么问题,可是平静的外表下,他的心中却是痒痒的,有一种情绪,蠢蠢欲动。

第213章 论功行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