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二十七章 筹码:禁售清单?高傲的嘴脸:可以宽松,也可以严格![1/2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不吃小南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实验成功!
      研究组以横向反重力场制造出了光线昏暗区域,只是看着区域内的光线情况,一定程度上就能确定其已接近强湮灭力场。
      “肯定是强湮灭力场,不存在其他可能性!”
      “光线明显暗一些,只是强度的影响而已……”
      “这要比实验预计还要高吧!”
      他们的实验目标是制造出叠加力场,再进一步才是强湮灭力场,结果制造出了介于叠加力场和强湮灭力场之间的场力。
      在庆祝之余,实验的操作人员也在继续工作,他们很快测定出了光线暗澹区域的强度。
      “在距离装置一米二附近,力场强度为
      “力场最内的薄层,强度为
      “力场从内到外,强度快速衰减,和实验前的判断一致!”
      何毅带着激动作报告说道。
      汤建军是实验组的二号人物,但他在一直处在‘思考人生状态,再加上专业方向是核磁,而不是湮灭力场,就只在一侧旁听而已。
      王浩也露出了笑容,他对于实验成功并不意外,但制造的场力强度还是让人欣喜。
      这个场力强度比预期还要高一些。
      一阶电磁波的湮灭临界值接近自然常数e,也就是在左右,3.13足可以让传过来的电磁能量完全湮灭。
      王浩深吸一口气,总结道,“我们的实验成功了,研究可以进入到收尾阶段。”
      “接下来,仔细做记录,并准备下一个实验。”
      “我们需要更详细的数据……”
      会议室所有人兴奋的欢呼起来。
      他们确实有理由高兴,研究就是大家一起完成的,每个人都有强烈的参与感。
      最终方案里面有各个小组的建议。
      如果只看磁场发生装置的设计方案,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工作的痕迹,自然参与感就会非常强烈。
      汤建军更是如此。
      他和其他几个核磁方面的学者,一起讨论拿出了最初的方案,最终设计方案有了很多的修改,但整体并没有偏离方向。
      汤建军的个人贡献是最多的,但他却有点高兴不起来,因为他很清楚实验能成功,原因还是在王浩身上。
      王浩不断让大家讨论来对方案进行修正。
      那才是一次成功的原因。
      可是……
      研究是这样做的吗?
      “我当初研究托卡马克装置,也这样做,会不会拿出设计以后很快完成?”
      “后来那些实验,都是浪费经费?”
      “有些问题,本来就能在设计过程中发现并解决?”汤建军陷入了自我怀疑状态。
      等会议结束以后,他回到了办公室里还在思考着。
      肖新宇和汤建军是在一个办公室,他整理实验数据的过程中,看出老院士有些心绪不宁,关心的问道,“汤院士,这是怎么了?不高兴吗?”
      “唉~~~”
      汤建军长长的叹了口气,“肖教授,我们的实验一次就成功了。我现在就在想,二十年前,带队做托卡马克装置的研究……”
      “乌拉乌拉~~~”
      他连续说了一大堆。
      肖新宇听明白了,他满是怪异的看向汤建军,疑惑开口道,“汤院士,这有什么可烦恼的?你的研究没问题啊。”
      “可是……你看……”
      “不用多想!”
      肖新宇端着杯茶水递过去,开口道,“以前我们也是这样做研究的,不断的实验,不断的失败,在失败中寻找问题……”
      “当初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还只是普通的物理实验室,我和何毅好不容易申请了个几百万的项目,想复刻荷兰团队的超导反重力实验,经费都快花光了,什么都没有发现。”
      “然后,王浩院士来了。”
      “我说这个就是想告诉你……你是正常的,我也是正常的,我们都是正常的,而王浩院士只有一个。”
      “他……”
      “咳咳。”
      肖新宇没有继续说下去。
      汤建军恍然大悟,“对啊,不是我的问题,也不是你的问题,是王浩的问题!”
      “他才是那个不正常的!”
      ……
      两周后。
      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迎来了领导组,领导组是由航空集团代表和军方代表组成。
      领导组的核心有两个人。
      一个是航空集团总经理李明远,另一个是军方的高级将领周老师。
      领导组一路走向研究中心,周老师和李明远走在最前面,一路也讨论着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
      李明远已经来过一次,他主导了话语权,介绍说道,“上次王院士和我说过,这个研究实在太重要了,能让空间系列飞行器拥有隐形功能,而且不是一般的隐形,是针对所有电波雷达的隐形。”
      “是完全探测不到吗?”周老师问道。
      “对!”
      李明远用力点头,“这和战斗机的隐形是两个技术”,他想了想,补充道,“其实真说起来,和战斗机外层的隐形涂漆类似,隐形涂漆能吸收一定波段的电磁波,但只能吸收一定比例,效果很差。”
      “新技术就不一样了,它是直接制造湮灭力场,让电磁波湮灭消失。”
      “雷达电波基本上不太可能有多高的能量强度,就会被强湮灭力场所吸收……”
      “如果我们掌握了这种技术,别说是雷达探测不到,即便你肉眼能看到,因为雷达无法进行锁定,也根本没有办法。”
      周老师听着深吸一口气。
      他来之前有过一些了解,但没有这么详细,仔细想了想惊讶道,“那岂不是让敌人没有任何办法?”
      “对,就是这样。”
      “有了这样的飞行器,我们的空军岂不是一举成为世界第一?”
      “那当然了。”
      两人说的都非常的激动。
      国内的空军一直都在发展,相比国际最高水平来说,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从飞行器的动力核心航空发动机,到外层框架的航空材料,再到战斗机的设计水平、雷达电子作战体系、武器系统,等等。
      差距是方方面面的。
      这其实也是很正常的,主要是因为军事科技的起步太晚。
      在百年以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一些国家就已经有了战斗机,相关配套技术投入海量的经费做研发。
      换句话说……
      在航空领域上,一些国家已经发展了一百年。
      国内也只有几十年而已。
      国内从开始到现在,一直是追赶者的角色,而高科技领域顺着前人走过的道路,追赶相对要容易的多,但要超越就太难太难了。
      现在不一样了。
      他们有了全新的航空动力技术,就是超导电池技术,又率先拥有了被认为是未来发展方向的横向反重力技术。
      两者加在一起,研制出了反重力飞行器。
      空舰系列飞行器的优点太多了,首先就是载量足够大,能轻易制造出最庞大体量的飞行器。
      另外,反重力技术可以帮助飞行器升到足够高的位置。
      超导电池技术能支持远超航空发动机的续航能力,让飞行器可以持续在高空运转而不担心动力问题。
      如果再有针对电波雷达的隐形功能……
      周老师想不出还有什么武器能够对空舰飞行器形成威胁,他觉得新的隐形技术,完全可以比拟横向反重力以及超导电池技术。
      “如果新技术真的能够让电波雷达失效,就几乎不能被所有武器锁定。”
      “不管是雷达、还是卫星,都没有任何意义。”
      “这就等于是绝对安全……”
      “但是确定能够研究出来吗?”他一方面希望能够研究出来,一方面又觉得新技术难以想象。
      他转过头问向了身后的许宏伟。
      领导组带上了几个专家学者,许宏伟就是其中之一,他上一次跟着李明远来到西海大学,对于技术的了解不比李明远少。
      许宏伟说道,“周老师,我也觉得很难啊。”
      “但是王浩院士肯定没问题,他就是专门做湮灭力场的研究,这方面没有人赶得上他。”
    &nb

第四百二十七章 筹码:禁售清单?高傲的嘴脸:可以宽松,也可以严格![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