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二十二章 天才不愧是天才,比尔卡尔:我仿佛找到第二春![2/2页]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不吃小南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数学的规则,后续才会有相应的规则,结合问题进行解释。
      任何物理都是建立在数学规则之上的,任何物理也是要依靠数学手段去理解的。
      这就是数学和物理的关系。
      ……
      学校还是招待了比尔卡尔,只不过没有直接打扰到他,只是安排了他的住宿和饮食。
      王浩则是和比尔卡尔、林伯涵一起做研究。
      他们是互补的。
      数学合作一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每个人懂的知识不一样,就可以进行知识的互相补充;另一种就是大家懂得知识,但思考的角度可能不一样。
      三个人的合作模式就属于前者。
      林伯涵对拓扑学理解更深入一些;比尔卡尔则是代数几何的专家。
      王浩是综合性的专家,他什么科目都懂一些,但代数几何和拓扑学上并不精通,他主导着研究的方向,不管在任何领域的内容上,都能有一些独到的见解。
      当碰到某一类的问题时,最先是林伯涵和比尔卡尔发表自己的意见,随后王浩做出补充和后续分析。
      研究就是这样一步步推进的。
      他们每天都在一起做研究,就感觉每一天好像都有进展。
      这种每天都有进展的感觉,让三人都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很快时间就过了一个星期。
      首都的大学那边打来电话关心了一下比尔卡尔,而且还是邱成文打过来的,他知道比尔卡尔去了西海大学,可没有想到一去就这么长时间。
      邱成文开始担心了。
      其实邱成文还是清楚比尔卡尔去西海大学的可能性非常低,西海大学确实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只是针对一些博士后而言。
      比如,林伯涵。
      林伯涵是做博士后研究的学者,他想在水木大学成为正式的副教授,还需要好几个年头,中途还要有不小的成果。
      但是,去西海大学却能直接担任副教授。
      西海大学对一些功成名就的学者就没什么吸引力了,他们已经不需要追求稳定工作,追求更高的待遇、更好的未来,自然留在水木大学是最好的选择。
      水木大学拥有国内数一数二的学术环境,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都要比西海大学强出很多。
      但是邱成文还是有些担心,因为对方可是大名鼎鼎的王浩。
      万一王浩以什么理由,就吸引比尔卡尔过去了呢?
      比尔卡尔接到了电话,也和邱成文说了几句,他表示自己还要再待一个星期,还具体说明了原因,“我们的研究进展很顺利。”
      “而且,我自己的研究,也有了很好的想法。”
      这让邱成文无话可说了。
      他不可能直接问比尔卡尔是否会考虑留在西海大学?也只能关心上几句而已。
      邱成文的脾气可不怎么好,等放下了电话,他甚至骂了两句娘,“王浩就是个挖角专业户!”
      “而且最主要的是,他就捡着水木挖角!”
      邱成文对着旁边的教授抱怨道,“你说说,是不是这样?他王浩,菲尔兹得主,现在都是世界第一的数学家,要挖角可以啊!
      “去东港大学!”
      “东港大学的人才也不少,他还出身东港大学,和东港大学有矛盾,要是能把东港大学的人才都挖到西海大学,我真是替他们高兴了……”
      “还有,最好也挖一下首都大学,首都大学也有不少人才啊!”
      旁边的人都听着点了点头。
      其中有个教授忽然说道,“我听说首都大学的田虹教授,已经准备去西海大学了。”
      “田虹?就是那个三十多岁的女教授?非常天才……”
      “对!”
      邱成文听着点了点头,脸上不由得露出了笑容,也不知道为什么,他突然感觉心情好多了。
      ……
      其实邱成文暂时不用担心,事情远没有到他担心的程度。
      王浩确实有心邀请比尔卡尔来西海大学工作,但他知道现在开口肯定会被拒绝。
      所以就干脆不要开口。
      他只是和比尔卡尔一直合作进行研究,他们的研究也进展的很顺利。
      这一点从灵感值就能够看得出来。
      【任务二】
      【研究项目名称:构建单方向的半拓扑体系(难度:s)。】
      【灵感值:37。】
      在短短的一个多星期时间里,s级难度研究项目的灵感值就有了三十点的增长。
      只不过研究似乎陷入了瓶颈。
      他们依旧在一起进行讨论,可每天增长的灵感值非常少,有时候,灵感值就只增长一点。
      “应该是还没有找到关键点。”王浩对此已经有经验了。
      他必须要获得新的灵感,找出其中的关键点,才能继续快速获得灵感值。
      这时,比尔卡尔也要回去了。
      他来西海大学感觉收获非常大,不只是和王浩一起进行的研究,还有他自己的研究,也感觉找到了关键点,知道怎么进行后续的研究。
      他必须要回去总结整理一下。
      在返回首都的飞机上,比尔卡尔还惊奇的想着,“这次来西海大学,感觉真有些不一样。”
      “每当和王浩讨论的时候,总会有一些很好的想法,就好像是十年前……”
      “不,比十年前还要强一些!”
      “如果能够继续这样,研究很快就能有大进展了!”
      比尔卡尔对此满是期待。
      另一边。
      王浩也在感慨比尔卡尔的天才,他和比尔卡尔一起工作不到两周,就感觉到对方总是有新的想法。
      那不是体现在他们的研究上,似乎还体现在了其他方向。
      其中肯定有《科研的馈赠》带来的‘四倍灵感获取效果,但也和比尔卡尔的天才分不开的。
      比如,他和张志强讨论问题的时候,就感觉和自己思考没什么区别。
      “天才,不愧是天才啊!”王浩感叹的想着,“看来还是要多挖一些天才来大学。”
      “学校建立数学中心的想法不错,到时候,也能多一些研究岗位。”
      “对了,也该申请项目了……”
      2323

第二百二十二章 天才不愧是天才,比尔卡尔:我仿佛找到第二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