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88章 一章四千字[1/2页]

回到大明当皇孙 茶书金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388章
      刚出了奉天殿的门,朱标就低头虎视眈眈的瞪着朱雄英:
      “你倒是会说便宜话!”
      朱雄英抬头看了他一眼,有些不以为意的摇摇头:
      “这哪叫便宜话...”
      “这是实在话嘛!臣子见君父,天经地义…”
      “呵!真不错…”朱标冷笑一声,呲着牙皮笑肉不笑:
      “孤就喜欢你这副混蛋的样子...”
      “你等着,过了年伦才取士,孤一定找几个混蛋陪你读书!”
      “嗨,您这话说的…”朱雄英一拍胸脯,洋洋得意的摇头晃脑:
      “哈!”
      “不是儿子夸口,玩混蛋大明数得上的,谁能玩得过你儿子?”
      “咱老朱家就盛产混蛋!”
      “说得对...”朱标点点头。
      朱雄英这副油盐不进的样子,激起了他的斗志。
      他扭头看着秦无用:
      “去文华殿传孤的旨意”
      “朱雄英的课业翻倍!”
      “明日,后日,这个月、下个月都要翻倍!”
      说完后,他又低下头,把手掌放在朱雄英的眼前摊开,然后再缓缓的握紧。
      直到朱雄英听到朱标的手掌因为握紧,而传来的皮肉摩擦的闷声儿,还有骨节震颤的咔擦声。
      他又看着朱雄英森然的一笑,贴着朱雄英的耳边说道:
      “不谦虚的告诉你,孤也是个混蛋...”
      “小混蛋玩不过大混蛋,大混蛋还会再给你找一群老混蛋…”
      ......
      朱标这个人,说到就会做到。
      刚在书房坐下,他就摆了摆手:
      “传宋讷...”
      宋讷是国子监的祭酒,管着几千学子的读书教化,平日里很忙。
      但朱标更忙,召他来当然也不仅仅给朱雄英找几个混蛋同学那么简单。
      他有自己的思量。
      过了冬就要开科了,老爷子又明诏天下,把这一摊子给了他。
      要是办不利索,那太子爷的脸面往哪搁?
      更别提取仕伦才乃国朝根本,这是何等的严肃。
      他必须要再摸摸底。
      “开科...开科...伦才...伦才....”
      朱标轻声的念叨着,把食指轻轻的磕在书案上。
      朱雄英轻轻放下一盏茶,看他紧紧皱着眉毛,有些好奇的问道:
      “父亲还在想混蛋呢?”
      “对...三月伦才,要好好的替大明选一些混蛋出来
      正在出神的朱标随口敷衍着,又突然睁大了眼睛:
      “你说什么?”
      “嘿嘿…”朱雄英讪笑一声:
      “儿子说我大明养蓄十年开科,皇爷爷又信任父亲,天下英才,必将尽入父亲彀中…”
      朱标却没有跟他斗嘴的兴致,他轻轻的捏着眉心有些发愁。
      他依然在考虑科举伦才的事情…
      这件事不容易啊…洪武三年虽然开科了一次,但那也是属于摸着石头过河。
      后来因不符合时情,遂一度废置,改为荐举…
      为的是找到那些因为战乱辟祸的隐士…
      这些隐士有名望,对于民生也甚为精通,可毕竟大明开国十几年了,他们的年龄太大了…:???
      如今官场老态腐朽,毫无生气,所以老爷子才要重开科举,迫切希望让一些年轻人步入大明官场…
      可这些他实在是没有底…
      洪武三年的教训已经很明显了…
      那批学子们毕竟年轻,少于练达,花簇文章做的是好,可对于政事、民事的经验却少的多…
      虽然优劣不同,但都属于那种务虚不务实的。
      这次要是再找一群活爹,那可没法过了...
      朱雄英突然插嘴问道:
      “父亲可是担心这科学子精与标榜却疏与务实?”
      朱标诧异的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然后再次的点了点头:
      “学子们的通病了…嗨…也不能那么说,唉…大差不差吧…”
      看着朱标这幅怪异的举动,朱雄英挠了挠后脑勺,才有些迟疑的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依儿子想…国家养士十数载,要是只养出些草包,那就太说不过去了…”
      “就算是对于民政不甚熟稔,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有谁是生来便知之的?他们又没有当太子爷的爹手把手的教他们…”
      “况且也不是说他们有了功名就得马上做官,总得先试职…”
      “是啊…”朱标抬头看了他一眼,有些似笑非笑:
      “当太子爷的爹手把手的教,都差点教出来一个草包来…孤如何好意思对他们这么刻薄?”
      朱雄英咧着嘴想笑…
      朱标就是这样,嘴上从来不留情,但他对于自己的教导,就像是老爷子对他一样,实在是尽心竭力了…
      看朱雄英不吭声,朱标又像个老妈子一样,开始了他的说教:
      “我大明学子就学,虽说繁杂,但也算有迹可循…”
      “由书院,私塾,社学,还有各州、府、县的儒学,再加上凤阳与应天的国子监而成...”
      “其中,书院与私塾纯属民办,算是一些野路子”
      “而儒学与国子监是朝廷正宗,由官府引导,至于社学,则是你皇爷爷忧虑学子读书艰难,为申明教化于乡间村落特意扶持,趋于半民半官之间…”
      “而学子们的才学也是犬牙交错、参差不齐,但最好的,还是当属国子监的学子,他们其实是从各地读书的尖子中选拔而出…”
      “孤料定,此次取士,出身国子监的学子,当在半数以上…”
      “可他们官样文章最好,但民政也是最糟糕的…这…”
      说到最后,朱标又有些怅然的感叹道:
      “做皇帝也好,储君也罢,其实很简单…无非是让天下人吃饱了饭,穿暖了衣,别有谋逆的心…”
      他停顿一下接着说道:
      “还有…这句话你要给孤记在心里…”
      他抬头看着朱雄英接着说道:
      “无论何时何地,人才有的是,就是朝廷用不用的问题,更何况我大明伦才选拔已趋于成熟...”
      “要是将来...你觉得朝中无人了,那就是官员的选拔出了问题,这时候,治国务必要下重

第388章 一章四千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