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丘福、朱武、肖斌、薛禄等一众与谭渊私交甚密的一众骁将无不落泪。
这其中自然当以朱高煦哭得最为伤心。
想来谭渊殒命无异于折断了自己的左膀右臂。
日后在军营之中支持自己的实力自是大大降低!
再想想此前袁忠彻之所言!
真没想到张大帅与谭叔叔竟然全都这么殒命阵中,实在可叹!
然而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自己的这位师兄袁公子当真是一位能掐会算的神人也!
自己若有所成,此等奇人异士怎能放过?
自己无论如何都要将其笼络到身边为己所用!
而此时的道衍和尚却双掌合十念了一大段的往生咒,算是为谭渊超度。
片刻之后道衍和尚说话:
“将谭将军的尸体运回燕京好生安葬!”
一众亲兵上前将谭渊的尸身抬下。
朱高煦上前跪拜。
“父王,孩儿请命一定要为谭叔叔报仇呀!”
朱棣微微点头:
“这盛庸竟然指使本王爱将惨死,此仇如何不报?”
“来人呀传令下去,德州城屠城三日!”
“无论男女老少一应不留!”
“本王要用这一众百姓的头颅来为谭渊兄弟祭灵!”
“三日后大军出城,去与那盛庸小儿决一死战!”
……
ps:谭渊:以副千户军职随朱棣起兵靖难。
夺燕京九门,随朱棣大军出战雄县、月?河、滹沱河、真定府、永平府,后夺沧州,攻济州,累功升任都指挥同知(从二品武职)
后在建文三年三月二十二随朱棣出战夹河。
由于朱棣亲率兵马攻击南军左翼无果。
谭渊眼燕军苦战无功,愤然出战!
无奈乱军之中马踏陷阱,不幸落马,为南军骁将庄得斩于阵中。
朱棣得知后甚为惋惜。
后于永乐年间受封“崇安候”为奉天靖难功臣第十八名,谥“壮节”!
子谭忠受封“新宁伯”世袭罔替,传九代至“谭弘业”于崇祯年间甲申之变身死方终!
庄得:洪武年间任平凉卫指挥使,久随宋忠左右。
朱棣起兵伊始打败宋忠于居庸关、怀来府,宋忠部十活其一,唯庄得一人率领所部突围,后退守德州。
曾经先后参与滹沱河、真定府、沧州府、济州城等多次战役。
后再夹河岸边,奉盛庸将令据险而守,于阵中斩杀落马的燕北骁将谭渊后继续死战。
然无奈被趁暮色突袭的朱高煦(一说朱能)斩于阵中。
张锋:《明史》中只是一位不知名的将军。
由于阵前手中撑着一面白旗故而得名“皂旗张”!
身为南军将官不避刀斧飞矢每战必争前锋,且杀伐骁勇,使得燕军望见那面白旗便心惊胆寒。
夹河之战中由于疾风骤起,已经冲入燕军阵中的皂旗张无法撤退,而殒命阵中。
然死而不倒,令一众燕军望而却步,谓为壮烈!
夹河之战:朱棣与盛庸夹河一战,第一日朱棣折损了大将谭渊,但是也斩杀了庄得、皂旗张等一众南军宿将,双方各自休兵。
次日再战,相持三四个时辰却仍不分胜负。
然而胜利阵中却忽然刮起一阵极强的“东北风”。
使得顶风作战的盛庸不大受打击。
朱棣则派遣朱高煦、朱能率领轻骑绕道南军背后放火!
在疾风与大火的双重打击之下盛庸无法招架,只得逃回德州城坚守不出。
此一战再次斩杀南军数万之众,使得此前在东昌之战的颓势扭转。
这也是自白沟河一战以来朱棣第二次在天气的作用下扭转败局!
第379章:夹河险胜,痛失爱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