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娘的小爷我弄个电磁铁行不行?
总之这些旋转产生的电能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就这么浪费了!
在朱高煦研究转动发电的同时也在无时无刻的关注着燕北神机营设备的改良。
经过此前的连番大战燕北神机营虽然没有太多的表现机会。
但是朱高煦也知道火器终将成为战争之王。
然而此时朱高煦对于燕北火炮的改良已经达到了定点。
可移动、调节仰角、可摆动,这些自己能弄的都已经弄上。
而且还造出了连珠炮、红夷炮、虎尊炮。
而后又通过无数次的实践分别制造出了攻城的用实心弹。
对付步兵用的榴弹散弹、子母弹。
用于对付骑兵用的散弹。
还能有什么?
朱高煦实在也想不出来,造不出来。
但是朱高煦知道燕北神机营用以近战的火铳实在是太寒酸了。
现在竟然还在用引信?
首先火信发射速度太慢。
而且还会收到气候的影响使得火铳发射时常出现意外。
这绝对不可以,因此燕北的火铳必须要改良!
不用再点燃什么火绳引信。
改成撞击发射:扣动扳机,通过枪机撞击枪膛内的火石从而完成火药引燃,继而进行发射。
虽然有难度难但是在燕北神机营这些能工巧匠的努力下这个任务很容易就得以实现。
首先向后搬动枪机,将枪管留出放置火药、铅弹的空间。
将火药、铅弹全部装填完毕之后然后再次向后拉动枪机。
这次拉动枪机的作用相当于打开了保险。
之后的任务瞄准,然后扣动扳机。
在机括的作用下枪机撞击火石枪管中的火药发生爆炸。
枪管中的铅弹发射。
这样新式火铳的优点是射击速度快。
而且在射击的时候双手端枪,有利于在射击的时候进行瞄准。
最最重要的是中新型火铳没有了引信不再受阴雨天与潮湿天气的限制。
但是从前面倒入火药,铅弹的操作流程还是太慢。
战场之上时间就是生命。
通枪管、装填弹药这一些列的操作实在太麻烦了!
提速!
这是必须的!
于是朱高煦就提出了造子弹的计划。
在经过无数次的实践后朱高煦不得不面对自己造子弹失败这个现实。
因为以现在的工艺这又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即便燕北的能工巧匠们能够制造出铜皮子弹。
但是按照现在的火药爆炸威力实在难以将那些铜皮子弹发射出去。
于是朱高煦只能退而求其次:将燕北神机营的子弹标准化!
将固定分量的火药与铅弹用纸包好。
其中以圆形的铅弹将火药分成两部分。
开枪时将这些纸子弹咬开。
先将部分火药从枪口倒入枪管。
然后将铅制子弹装入枪管。
再将纸制子弹内剩余的火药倒入枪管中。
然后再由枪管下配重用的铜管将火药夯实,之后扣动扳机后撞击火石发生产生火星!
然后……
“砰”!
再次拉动枪机,咬开子弹包,倒入火药、子弹、火药,夯实,再次拉动枪机,打开保险!
最后扣动扳机!
朱高煦的改良经过了无数次的实践。
被证明这一切又是一个巨大的成功。
于是朱高煦根据弹药直径不同、长短不同、射速不同。
分别将他们规划、命名为:碗口铳、鸟铳、迅雷铳、手铳!
柳崇父子带着他的神机营铳手来到较场之上逐一的向燕王朱棣、道衍和尚、大帅张玉等人演示一番。
看着各式各样的装备所展现出来的不同的杀伤效果以及战术目的。
以朱棣为首的一众燕北文武自是一片叫好。
而那柳崇自是不会独自贪功。
只将其中功绩尽数说是小王爷的主意。
朱棣连连点头:“我这煦儿当真是不世之才。”
“不但两军阵前杀伐骁勇斩将夺旗。”
“而且又能发行燕北票债以解为父燃眉之急。”
“现在又能制造自行马,改造各种火器。”
“为父有子如此何愁大事不成?
朱高煦闻听此言自是志得意满。
其却不知不远处的大胖子朱高炽正眼巴巴的看着自己喘粗气。
ps:本章节中火炮、弹药、火铳、燧发枪的具体用途、制造、使用原理乃至名称全部由书友“公子袁”提供。
作者菌于此表示诚挚感谢!!!
作者有话说:
本章节中火炮、弹药、火铳、燧发枪的具体用途、制造、使用原理乃至名称全部由书友“公子袁”提供。作者菌于此表示诚挚感谢!!!
第233章:燕北军备大幅提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