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而且燕京城下一战我们又缴获了李景隆的无数辎重却仍有些捉襟见肘。”
朱棣道:“是呀虽然说这些粮食也够我们吃一阵子的。”
“但是此时看着年关将至。”
“本王怎么也得有些封赏才是,然而此时却无以为继呀!”
朱高煦闻听此言便只微微一笑。
“父王这有何难?”
“咱们现在既然已经开战,那么打仗吗?”
“比拼野战争锋,攻城掠地是一方面。”
“但是最后拼得还是实力。”
“不然的话当年那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楚霸王怎的会自刎乌江?”
“还不是实力不够,后劲不足!”
朱棣“哦”了一声,“煦儿有何见解?”
朱高煦便只冷冷一笑:
“那还用说,最简单的一个办法便是以战养战呀!”
“此时虽然年关将至,但是距离过年岂不是还有数日?”
“孩儿以为此时我们正当进一步向外扩张,从而增强我军实力。”
朱棣闻听此言不免凝眉。
道衍和尚双掌合十,“阿弥陀佛,贫僧觉得小王爷所言甚是。”
金忠却微微皱眉:
“若是以小王爷的意思那以战养战之法岂不是等同于危害百姓?”
道衍和尚道:“长史大人此番想法岂不迂腐?”
“自古征战便是如此?”
“为了能使王爷大事得成,便是牺牲一小部分人也无不可之处!”
“而且长史大人您也不想想那李景隆的百万大军到我燕北。”
“若是当日城破那么想来我燕京城中的百姓又当如何?”
“岂不同样会被南军尽数屠戮?”
“那良田家财岂不是同样将要尽数化为乌有?”
朱高煦心中所想却是:这位长史金忠当真一派儒士风范。
此时竟然还不想以战养战?
但是他也不想一想如若不是这样如何能够支撑得起燕北这数十万军卒的吃饭问题?
相比起来还是道远和尚看得通透。
这个大和尚虽然乃是一个僧人然而心中却也当真没有什么慈悲之心。
说起这以战养战之法却还是第一个同意的!
如此最好,若是得到了道衍和尚的支持何愁此法不成?
而此时那燕王朱棣却也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便似禅师所言。”
“只要能够成就大事那一众百姓略有牺牲又能如何?”
“此时也已经想不了那么许多了!”
“大不了等本王事成之后悉数奉还便是!”
朱高煦闻听此言不免觉得好笑。
老爷子真是能忽悠人,还等打完了仗悉数奉还?
呵呵只怕到时人都不知道死到哪里去了!
而此时金忠也只能微微凝眉。
他当然知道道衍和尚所言并无任何不妥之处。
也当然知道燕王朱棣的那句将来如数奉还是在开玩笑。
而且在朱棣起兵的那一刻起金忠便已知道终究会有这样的一天到来。
但是这位燕北儒玄却没有想到这一天竟然会这么快就到来了。
但是为了燕王朱棣的千秋大计。
为了这整个天下,又或者说是为了自己的高官厚禄此时此刻金忠还能说什么?
于是只得躬身施礼,既然如此一切就都按照王爷与禅师的意思行事。
朱棣点头之时随即传令:“召各卫各营指挥使前来王府议事!”
第214章:洞房花烛春风十里,燕王决议以战养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