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许久,夜色已深,卢象升终于看完了那些纸张,抬起头望向崇祯。
崇祯看着卢象升说道:“你对这里面的建议有没有什么意见?”。
卢象升摇了摇头说道:“这上面都是军队的具体事宜,思虑的极细,很多都是可取之处,臣下没有异议。”
崇祯又好奇的问道:“难道爱卿就没有什么要教我的吗?”。
卢象升听到崇祯这么询问心中也是一颤,郑重的说道:“陛下,您不该太注重这些细枝末节,练兵养军,陛下无非三样,赏罚分明,器械钱粮充足,优秀的武官充足,只要满足这三点,如何提高军队战斗力,交给底下的人就可以了,陛下也不用像今天这样劳碌了。”
崇祯意味深长的看向卢象升,卢象升慌忙解释道:“陛下,微臣实在是肺腑之言,还望陛下明察。”
崇祯面色缓和后说道:“卢将军的忠心,朕是知道的,可是其他人的忠心朕是不知道的,朕要不是来到营地上走上一遭,怎么能知道军队中也是党派丛生?就连朕的禁军还来你们这里抢郎中!”崇祯说着说着,语气中的怒气也难消停。
摇了摇头,崇祯离开座位,走到营房门旁,缓缓地说了句:“卢将军,时间不早了,你也早点休息,你要的朕都会想方设法的做到,你也要给朕带出一个能战之师!”
回到宫殿的崇祯是思来想去,焦虑,无奈,愤怒,甚至还有点畏惧的情感交杂在一起,作为皇帝的自己,当然不会是因为一些不听话的军头而畏惧,这也不可能,崇祯畏惧的是在如此危如累卵,中央权力底下的局面下,进行自己思虑很久的军事改革会带来什么样的巨变,这种巨变能不能控制在可控范畴内。
实在睡不着的崇祯闲庭散步在皇宫中,路过上早朝的宫殿,崇祯问了问时间,天也快亮了,早朝的时间也快到了,索性就直接到大殿上,坐在自己的龙座上去想。
不过一会,一群人呼啦啦的走进大殿,沉思的崇祯完全没有注意到大臣们的到来,直到旁边随立的太监大声喊出了那句:“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崇祯一激灵,终于反应了过来,还没等底下的文臣们嚼舌根,便离开龙座,走下台阶,走到大臣们面前,旁边的几个禁军慌忙靠近崇祯,防止有些文臣头昏干出什么忤逆之事。
崇祯面向站在一侧的英国公张之极,询问道:“昨日城门战果如何?说与这些人听听。”
英国公刚说完,周围的文官们那个表情可叫做丰富多彩呀,有惊讶的,有惊喜的,有不可思议的,有一脸惆怅的,有慌忙阿谀奉承的等等等。
崇祯打住了他们的吹嘘和恭维,大声说道:“朕要开恩科,而且要开武科。”
崇祯说完便缓缓的又走回自己的龙座上,端正的做好后,说道:“诸位,有没有什么想法?”
文臣们之前被崇祯的杀伐震慑到了,也没有人敢上前多说半句话,因为他们知道这个“新”皇帝只要决定做的事情
第二十七章早朝宣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