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5章 走私香烟[1/2页]

一切从港综开始 粤知奇趣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张文杰接过长命辉递回过来的香烟盒,不由得想起所处的地方。
      香烟可是香江政府一项重要的税收来源,一个地区基建,民生,交通,以及治安都需要占用大笔资金。
      无论国外的进口香烟还是区内的本土香烟都是政府财政税收的大头,再加上香烟是烟民必不可少的提神醒脑好伙计。
      上至于大日不落高层下至街头流氓混混,日常交友,婚庆宴请,万事开头难,而有根香烟就能容易打开话匣子。
      据不完全的大规模统计估算,80年代初香江烟民每日消耗50万根以上,数据还随着时间还有人口增加而增加。
      而香烟制造成本太低了,只需要专业点设备的膨化切丝后的烟叶,再加上精美的包装,贴上花里胡哨的英文,一包香烟价格又翻上两翻。
      现在有点钱的人抽最低的还是万宝路香烟,香江作为经济高速发展的都会,各国人在这里汇聚,很多香江人都比较喜欢抽外国的香烟,攀比成风,一来好面子,二来随波逐流。
      成本低,利润高,香江政府财政收入现今很大部分来自香烟,自然而言这种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如同古代盐一样成了一部分人的猪肉,也招来一部分豺狼的眼光。
      长命辉所指就是香烟,味道纯真并不代表是真货,不是说假冒伪劣,而是不报备关税而流入的外国原装制品,国外大厂也有在香江本地开制造厂,因为烟叶子的来源不同,制造工艺或多或少的有所出去,口味这玩意一般是一个地区的习惯后的说法,老烟民喜欢进口的原因所在。
      人工成本低,工业成本更低,卖出的价格还一样,其中的利润更足,商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从70年代末政府开始打着健康的名义再度增加烟草税后,本土烟厂利润减少有一部分国外的大烟厂商家另辟蹊径,索性在更低人工成本的国家制造香烟,再运过来香江售卖。
      还有一部分熬不过去都减少本地制造,关闭工厂,转变成纯进出口公司。
      直接从外国其他地区调拨香烟进来,扣除关税还有合理避税方式后,反倒是更有赚头,利润更足。
      对于政府而言,肉还是烂在锅内,只要税收没变,就不管香烟企业是不是进口又或者本土制造,大日不落可是资本主义社会,进口还能有减税。
      问题的重点就在于这里,进了海关报备就是进口货,收关税,可跳过中间环节,那是不是更加丰润…
      这就不是猪油啦,而是一大块肥腻的五花肉,随便吃得都能吃出个满嘴都是油。
      走私就成了一个发家致富的捷径,流浮山这一带临近河流,距离出海口不远,加上附近地理位置优越,怪石嶙峋,水路通畅,自古都有走私,养蚝哪里有香烟来钱快。
      张文杰知道长命辉一定知道很多,也知道不该知道的,保命的本事在于紧闭五官上的嘴巴。看着张文杰有意提问,长命辉出于善意提点一下。
      “明白的,辉哥。”
      张文

第15章 走私香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