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刚刚气出心脏病,山高路远容易出问题,便在国子监附近租了一个单独的院子让师伯暂时修养。
眼不见心不烦嘛!
呼延楷当天就搬过去住了,不过还是让胡骁去帮邹浩然打下手。
老人家还是很心疼后辈的。
邹浩然只用了三天时间就把一万多贯的钱财花费的差不多了。
阎立德帮忙找的工匠到位,他立刻着手玻璃的烧制。
他手里有完整的配方资料,甚至有相关的视频指导,借助军器监的炼铁炉,很快他就解决了几种熔炉需要的耐高温材料问题。
石墨耐火砖、高岭土耐火砖加上黏土土砖做成复合燃烧室和熔炉内胆,不仅可以用来炼制玻璃,排列组合之后还能用来坩埚练钢、烧制高温骨瓷、白瓷和青瓷,以及水泥。
当然,用来建大量炼钢用的小高炉也是可以的,只不过邹浩然现在不想碰炼铁行业。
钢铁问题在大唐实在太敏感了
李二估计会多想。
邹浩然在安善坊有了五十亩地,既然要建工坊那就不能只在丹房那些地上建。
于是小半个安善坊变成了工地,附近几个坊的劳力有了工作。
一座座简易厂房和仓库在安善坊内拔地而起。
邹浩然当然不会一直守着工坊,他准备把玻璃炼制的核心技术交给胡骁。
滕焦和百里兴鹿应该是最好的工坊管理人选,不过滕焦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在北院授课,没有太多时间做其他事情。百里兴鹿的性格又不适合做管理,需要有一个靠谱稳重的人和他搭伙。
胡骁就是个不错的人选。
他与邹浩然三人从小一起长大,彼此知根知底,从他来到长安以来的表现看,虽然胆子小一点,但为人老实本分,和百里兴鹿互补一下挺好的。
“核心技术就是生产力,就是我们在世上立足的根本,我交给你们的技术一定要牢牢抓在手里,不能轻易外传!”
在正式烧制玻璃之前,邹浩然很这郑重的给二人上了一堂“技术保密课”来预防玻璃的制造工艺泄露出去。
二人拍着胸脯保证不会泄密。
事实上,这个时代对于一些独门技艺的保护措施远比后世来的严格。
生产力低下的时代,任何一种技术都足以成为一个人或是一个家族的立身之本,没人会轻易外传。
邹浩然并没有想过一直独占所有的核心技术,只是想吃到最大的红利而已,这才很重视保密的事情。
玻璃的烧制过程并不复杂,关键在于原料的配比和温度,其他的东西都是次要的。
但邹浩然并没有烧制过玻璃,试制过程中难免有些波折。
第一天的试制只是烧出来了一堆五颜六色的杂色玻璃,而且很脆,无法塑形。
第二日严控原料质量,调整炉温,结果温度没控制好,炉子直接烧穿了。
第三日补好炉子继续试制,总结经验,还好,这一天烧出来的玻璃虽然透光度很差,颜色也是乱七八糟,但可塑性很好,邹浩然试着用这些废料吹出了几个瓶子,拿到东市竟然有人出高价收购,这给了他很大的信心。
他再次理顺了一下从原料筛选到配比原料,再到烧制时间、温度的全过程,整理好之后继续试制。
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七天的时候,他们终于弄出了可堪一用的玻璃。
滕焦用玻璃工坊烧制的玻璃做了提取大蒜素和酒精的实验,结果完全没问题。
邹浩然让胡骁和百里兴鹿挑选培训工匠,打造模具,准备小批量生产,他则是拿着样品进宫找李二,推销自家的第一种产品。
“这是你自己烧制的?”
李二好奇的围着几个水桶大小的玻璃罐打转,眼中金光四射。
邹浩然点点头:“这种琉璃罐子是给大军在前线制取大蒜素用的,也能用来存放各种封装药物、酒精、器械,防止污染。”
“有了这些琉璃制品,前线士兵就有了一个移动的药物补给站,应该能挽救不少士卒的性命,陛下是不是多采购一些?”
提到花钱,李二立刻不高兴了。
“给大军配发如此贵重的东西,你知道要花多少钱吗?”李二板起脸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备战之事已是掏空了国库,你还想从不多的军费里牟利,其心可诛!”
邹浩然翻翻白眼:“陛下,您这话可不讲究。”
“这是给我大唐将士保命的东西,这点钱您都心疼,臣真为那些拼搏在一线的将士不值。”
“这东西又不贵,陛下少开几次宴会、朝廷少些没必要的开销就能给全军配备随时能制取大蒜素的设备,臣不明白陛下为何会犹豫。”
李二脸皮一抖,咬牙道:“朕设宴才能花几个钱?一块巴掌大的琉璃便要十几贯乃至几十贯,这么大的琉璃罐子要多少钱?把朕的大殿卖了又能买几个!”
邹浩然伸出五个手指,淡淡道:“陛下,这样一个琉璃罐子只要三贯钱,一套两个大罐六个小罐加上铜管、盖子等零碎,一口价,十五贯!”
李二瞪眼道:“多少?!”
第五十七章:人傻,钱多,速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