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5章 未来空战体系:A射B导![2/2页]

重生1978,为国铸剑 蹦猫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外锁定目标,另一架歼16战机则在150公里外发射霹雳15导弹。
     并且歼16战机在发射完霹雳15导弹后,便迅速地脱离战场。
     转而将导弹的控制和引导权交给战场之外的空中预警平台!
     彭林紧盯屏幕:““A射B导”不是概念,是制空权争夺的生死线!”
     他喃喃自语道。
     与此同时,运20的预警机改型也正在紧张测试“空中指挥所”功能。
     雷达工程师满头大汗,用运20平台冗余电力,把功率提升到120千瓦,测试和提升预警雷达探测距离!
     按照彭林提出的设计指标,预警机雷达对高空目标的探测距离至少要提升到500公里,才能满足要求!
     整个龙国航空工业上下一心,数十万科研工作者和技术工人攻克着歼16和运20两项工程!
     ……………………
     在完成对两项航空项目的视察后,彭林又来到最新成立的龙国石油开发公司国内驻地。
     此时,龙国石油开发公司的工程师们围在简陋的勘探图纸前,面对中东油田开发任务一筹莫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传统钻探技术效率低下,单井日产量不足千桶,而国际标准已突破万桶。
     所以龙国想要开采伊乐克的油田,首先要砸钱提升开采技术水平。
     不过这时,彭林却踏入会议室,将一叠技术手册放在桌上。
     “中东油田埋藏浅、压力高,必须用我们的“北斗地质建模+水力压裂”技术破局!”
     彭林向众人说道。
     这是彭林使用科研点在军工科研辅助系统内直接获得的技术。
     随后,他开始指挥团队在模拟沙盘上重构开采方案。
     首先,龙国在油田开采上的优势是北斗精准定位系统。
     可以通过卫星测绘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将钻井轨迹误差控制在0.1米内,避开断层和含水层。
     其次,彭林又进行了水力压裂革新,采用军用特种钢材制造的压裂泵,将高压流体注入岩层,可以使裂缝延伸效率提升300%,单井产量飙升至8000桶/日。
     而哪怕是油田品质极高的沙忑,并且和漂亮国进行技术合作,单井产量也不过才5000桶每日而已!
     除此之外,彭林还建立智能监控系统,移植“天网”数据链技术,实时监测井下压力、温度数据,远程调控采油速率,故障响应时间从48小时压缩至2小时!
     如此足足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龙国石油开发公司成功攻克一系列技术难关,正式开赴伊乐克!
     1980年11月中旬。
     燕京已经进入深秋。
     龙国石油开发公司驻地红旗猎猎,上千名工程师和数万人技术工人列队肃立!
     彭林站在北斗卫星模型前,将地质勘探手册授予领队!
     34;此去波斯湾,每一滴油都是国家崛起的血液!34;
     “我们要以军工精神开采石油,为祖国铸就能源利剑!”
     彭林向众人郑重嘱托道。
     而在后方,重型卡车装载着印有34;军转民34;标识的压裂设备,工人们抚摸着采用坦克装甲钢改造的钻头。
     这一次,龙国要将伊乐克购买龙国武器装备的200亿美元全部投资建设在油田开采上!
     堪称龙国建国以来的最大对外投资!
     所以整个龙国上下,都将这次投资当成一场硬仗来打!
     半个小时后,车队在嘹亮的歌声和欢送队伍中驶向机场!
     远处,歼10战机编队呼啸掠过,为这支特殊的34;能源部队34;护航。
     ……………………
     与此同时,昌河体系内各分厂的民用型汽车也终于纷纷整装下线。
     准备进军国际市场!
    喜欢。
  

第165章 未来空战体系:A射B导![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