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功劳,肆意妄为,践踏国法,甚至鱼肉百姓,淫,辱妇女。这等人再有功,又有何用?”
“对对,我要是朱元璋,我也会举起屠刀。”
“等等,其实还有另一个方面。朱元璋人生暮年,心里估摸着死后这些功臣作乱,把持朝臣,后继之君无法威慑他们。”
“子孙若想安稳坐江山,朱元璋只得一不做二不休,杀得干干净净。毕竟前朝宦官作乱的事情历历在目。”
“由此可见,朱元璋是一位有这雄才大略的皇帝,但也冷酷无情。”
洪武三十年。
南京城热闹非凡,天下有才之士都围聚在一份榜单之下,神情专注的注视着上面一个个名字。
有人摇头叹息。
“哎,名落孙山啊,愧对父老乡亲,无颜面对江东父老。”
“陈兄,何出此言。你的才干有目共睹,我相信下一次定能夺得头榜。”
旁边一人安慰道。
又一个身穿白色长袍,拿着折扇的青年大笑一声:“徐兄,你我二人皆上榜,痛快。今晚醉仙楼不醉不归,得意须尽欢啊!”
“人生两个乐趣,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不要白白浪费这美好的光阴。”
旁边那人轻摇脑袋,道:“方兄,虽然同是上榜,但情况大不相同。”
“你位列前十,前途不可限量,未来定能出侯拜相。而我……排在末尾,出路难寻啊!”
几家欢喜几家愁,世间百态尽显于此。
日头大的出奇,明晃晃挂在天下,酷暑的阳光十分刺眼,照耀在榜单墙上,一个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异常的扎眼。
“诸位兄台,这……这榜单不对劲!”
也不知道是谁高喊一声。
众人都是一愣,不解问道:“哪里不对劲?”
“诸位且看,上榜之人皆是南方才子。我等北方考生,竟无一上榜。据我所知,主考官刘三吾就是南方人,定是他有心偏袒!”
此话一出。
短暂的寂静,接着,爆发出轰鸣的咒骂声。
那一日,南京城上空飘扬的不是云彩,而是北方考生骂爹喊娘的声音。
刘三吾何许人也?
儒士界的泰山北斗,颇有声望。曾是元朝旧臣,担任过广西提学。明朝之后,许多的科举制度都是他一人制定的。那一年,他已经七十八岁高龄,可谓是临死受命。
考试过程异常顺利,刘三吾严格执行自己设下的规矩,无一人作弊。但现在放榜之时,却被骂了个狗血淋头。
传闻很快飘进了朱元璋耳中。
朱元璋龙颜大怒,派人彻查此案,所有涉案人员一律羁押,待查明后再审。并提北方考生的试卷,亲自批阅。
乾清宫。
小太监站在桌案边,大气都不敢喘一个。
朱元璋手拿朱笔,眼神紧锁着看着试卷。一份看过,又看了一份,接连二个时辰过去,几十份北方考生的试卷都翻阅后,眉头却紧紧皱在一起。
第106章 无一人上榜[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