噼啪作响,散发的温度暖洋洋的。
李世民手捧着奏折,正拿着朱红毛笔进行批注。
“禀陛下,蝗虫之灾虽已过去,但百姓损失惨重。恳求开放国库,给予受灾的百姓一些补贴,平稳民心,稳定社会。”
看着这封奏折,李世民想都没想。
挥笔写下一行字。
“时近年关,需保持社会稳定,即日开放国库,各县禀报地区受灾程度,给予一定的补贴,让百姓们欢欢喜喜过个好年。”
笔锋停顿。
李世民抬头,透过敞开的窗户看向天际。
不由的摇头叹息,又落下批注。
“不可中饱私囊,一经发现,严惩不贷!”
一旁的太监察言观色,见李世民皱眉不展,试探问道:“陛下,何事烦恼于您。”
“开放国库赈灾,百姓们一定感恩爱戴。”
李世民站起身子,背负双手,沉思片刻,道:“小安子,你说这天下是谁的?”
嗯?
太监脸色一愣,咽了一下口水。
不明白李世民何意。
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脑袋和脖子就得搬家,他沉思片刻,选了一个最稳妥的回道:“当然是陛下的。”
“率土之滨,莫非王土。”
李世民眼神一寒。
帝王发威,显然有人要倒霉了。
“可是那些混账东西,仗着朕刚登基不久,居然敢公开收受贿赂,我又不能全部杀掉,你说我该怎么办?”
大唐初立。
各项制度任未完善,官员腐,败风盛行。
即便李世民继位,也毫无忌惮之心,公开收受贿赂,人情网络遍及整个朝堂。牵一发而动全身,李世民不是不敢惩处,而是代价太大。
一个人下水,就能牵扯出一大片官员。
到时候,整个朝廷都无官可用,他也变成一个光杆司令。
而且,有些收受贿赂的官员,虽然品格不正,但有真才实学,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这也是李世民不能下定决心,惩处他们的原因之一。
可如此长久下去。
大唐必定衰亡,千里之提溃于蚁穴的道理,李世民比谁都清楚。
闻言。
太监心中一喜,得陛下赏识的机会来了。
他脸色一正,凑到李世民耳边小声说了几句。
“陛下,我有一计。”
“可以想钓一条小鱼,杀鸡儆猴。让那些大官知道你在查办贪污,想必他们自会收敛。”
李世民眼神一亮,问道:“可有合适人选?”
“有的,掌管门禁的李峰,前些日子收了贿赂,小的亲眼所见,绝无半分虚假。”
太监信誓旦旦的说道。
心中却在狂喜:玛德,李峰你倒大霉了,打牌敢赢我的钱,你就是那条小鱼。
这一波操作,不仅得到了陛下赏识,还公报私仇,一箭双雕,不可谓痛快之举!
李世民没有多加思索。
认同了太监的计策。
次日。
早朝时刻。
李世民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宣布了一件事情。
“掌管门禁的小官李峰,收受贿赂,处斩首之刑,杀一儆百,望诸位自信思量。”
第84章 先杀门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