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3章 横穿古今的知己[2/2页]

典藏华夏:古今连线展国运 冲到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望着丰收的景象,由衷的说道:“我的使命在此,若是能将产量再翻一倍,我也就无憾了。”
      “第五代杂交水稻正在培育中,我相信不久后这个梦想就能实现。”
      “我还有一个禾下乘凉梦,稻穗如扫帚,稻米如花生,我就坐在水稻荫下,和好朋友喝茶下棋。”
      未等周瑾两人开口。
      “先生所言极是,与老夫所想,不谋而合,实在是人生知己!”
      沉默许久的宋应星突然开口。
      大步走向前去,紧紧握住袁农平的手。
      画面之中,两人的手都布满老茧,显得那般孔武有力,
      “你是?”
      袁农平面色疑惑。
      周瑾连忙介绍:“这位是《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特意穿越回来,看看后世如何。”
      袁农平眉头一皱。
      看着一旁拿着手机直播的七七,立马就明白了过来,原来是在演戏,便和这两个年轻人玩一玩。
      “宋先生所著的《天工开物》,其中有一小段描写杂交水稻的。碍于当时社会科学水平,并没有实践。我也是从中受到启发,并将其发扬光大。”
      “不仅如此,《天工开物》中对于手工艺,工业,军事都有详细图解,对后世的科学技术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宋应星双目含笑。
      “先生一生耕作于农田,不求荣华富贵,老夫十分敬佩。”
      “这杂交水稻,只是我的一段设想。没想到先生把他变为了现实,帮我圆了一个梦。”
      话音一落,宋应星施了一礼。
      “多谢先生。”
      两位老者对立而站,忧国忧民的情愫尽在眼眸之中。
      沉默不言,却感人至极。
      “周瑾,人气热度值突破二百五十万了。”
      七七垫着脚,凑到周瑾耳边小声说道。
      “那就往三百万去吧。”
      周瑾嘴角上扬,露出笑容。
      画面在度转变。
      中间出现一条分割线。
      右边,青年宋应星弯着腰杆,附身于田间地头,太阳猛烈,豆粒大的汗珠止不住的砸下,浸湿了脚下泥土。浑身的衣袍已经湿透,整个人显得狼狈至极。
      脸上却显露出幸福的笑容,微微抬头,看着金黄的稻田,叹道:“今年收成大好,全村人不愁吃喝。”
      左边,年逾古稀的袁农平爷爷,佝偻着后背,一双眼睛绽放精光,仔细观察着水稻长势。时不时,还蹲下身子,用手抓起泥土。转过脑袋,让助手做笔记。
      白衬衫沾满泥土,双手叉腰,面露祥和的笑容,俯瞰满田金黄,道:“如果培育成功,产量再度提高。”
      两副画面同步播放,相互对应,衬托,古今交替,催人泪下。
      “感动,袁爷爷和宋先生都是忠义之士,一心为天下贫困百姓。”
      “深感惭愧,去餐厅经常点一桌子菜,只吃了几口便浪费了。以后一定节俭。”
      “感谢主播,让我知道了食物来之不易,不应该浪费。”
      “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我经常抱怨饭太难吃,以后一定好好吃饭。”
      七七咽了一下口水。
      “周……周瑾,突破三百万了。”
      周瑾淡淡一笑。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直播间的观众朋友们,正是一代接一代科学家,不懈的努力之下,我们才能过上如今不愁吃喝的富足生活。”

第73章 横穿古今的知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