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星苍老的脸庞,流淌过两行泪水。
仰望天空良久,沉默不言。
好似是在注意往事,亦或是思念宋应升,涂绍??两位至亲兄弟。
种种情愫化为泪水,滴落在地面上,化为乌有。
周瑾轻声说道:“宋先生,你与大哥及涂绍??的情谊深厚,晚辈深受感动。”
“但现如今,书已成,在后世广泛传播,算是慰藉了他们的在天之灵。宋先生,请勿悲伤过度。”
宋应星背负双手,摇头叹息。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仨月,家书抵万金。
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家兄性格率真,不甘做亡国奴,竟服毒自尽,随前朝而去。清军攻破江西,绍??兄一家人趁着夜色逃走,却不料遭遇风浪,整艘船侧翻,全家无一活口……”
话音至此,哽咽抽搐。
七七画外音响起。
“据史料记载,三兄弟情深意坚,都是不贪念荣华富贵的忠贞之士,一心为国。却遭遇时局动荡,落得一个凄惨收场。”
直播间内。
气氛有些沉重。
“宋先生忧国忧民,一心为天下百姓着想,我真的很佩服!”
“宋应星年轻时想着光耀门楣,要做大官。现在白送他都不要,不知道宋老爹在天之灵作何感想,哈哈哈。”
“我觉得宋先生现在挺好的,光耀门楣是他爹的梦想。半生颠沛流离都未完成,到老了才真正的为自己而活,倒显得无拘无束,清闲自在了。”
“楼上废话,哪一个读书人不想着做大官?”
看着评论,周瑾淡淡一笑,并未发表见解。
大手一挥,一块屏幕浮现出来。
“相较于宋应星的晚年清闲生活,宋应升和涂绍??两人的结局,显得凄惨的多。随着镜头,我们一同去回顾一下明末清初那段动荡不堪的历史。”
崇祯十七年。
大明帝国名存实亡。
清军攻破扬州,南京等数十座南方城市,江南之地一片腥风血雨。
弘光帝在逃难途中,被清军生擒,送到北京后残忍处死。
明朝的旧臣逃的逃,归顺的归顺,帝国大厦顷刻间崩塌,化作一地废墟。
宋应升年过五询,就任于恩平县。
曾想过练兵抵御,但恩平县是一个穷乡僻壤的地方,要什么没什么,清军来势汹汹,势如破竹,他看着县内百八十号人,摇头叹息。
这些人都还是临时拼凑的。
最小的仅十来岁,最大的已经双鬓花白,甚者,还有一个缺条胳膊的残疾人。
就这么一群人上了战场?
能自保就已经不错了,别提冲锋陷阵,完全就是空谈。
“天要亡我大明!”
此时,周瑾的画外音及时插入。
“随着宋应升无奈的叹息声,他的心也死了。当天夜里,吃过晚饭后,换了身干净的衣袍,服毒自尽于房间内。”
夜,深沉无光的夜。
宋应升依靠着窗沿,望着杯中酒踌躇了良久。
清冽的酒水倒映着天上明月。
“国破家亡,世间再无牵挂,我不
第69章 三兄弟只剩一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