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12章 去山海关游学,读书人的新追求[2/2页]

朕当亡国君,搬迁山海关立新朝! 大明节度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位官爷,你不是哄我们的吧?”
      张立群笑道:“如果本官哄骗你们,陛下定饶不了我。”
      “这是陛下给你们的恩泽,你们务必跟这帮一心一意只想当汉奸的士绅划清界限,他们不再是你们的地主,是你们的敌人。”
      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张立群心中五味杂陈。
      他籍贯平州,原先也是地主,也有很多很多地。
      但自从杜公明打进.平州之后,把他家的地全抢走了。
      当时他心痛了好一阵。
      既然我的地没了,你们谁也别想有。
      要死一起死。
      所以,他做这件事的时候,不遗余力。
      “以后,章县的土地就是陛下的,你们的地主只有一个,那就是陛下。”
      “除了陛下,谁也不能收你们的租子,明白吗?”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又有锦衣卫在场,老百姓信了,乌泱泱跪了一地。
      “感谢陛下,感谢青天大老爷,我们给你们磕头了。”
      他们话虽然没有读书人那样会修饰,但张立群听着很舒服,甚至很享受。
      想不到我也有被称为青天大老爷的一天。
      当官的最高境界,不过如此吧。
      ……
      江南,汴州,东林书院。
      赵长越正坐在上首讲学。
      下边坐满了江南士子,听得如痴如醉。
      这家伙不愧是士林领袖,信徒众多,一个个十分虔诚。
      “天下大众,食不果腹,衣不暖身,这是为何?因为君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视百姓为草芥。”
      “我辈读书人,既然读了圣贤书,就要为民作主,据理力争,哪怕犯了龙颜,也在所不惜。”
      “记住,这天下,这江山,有了读书人,才能太平。”
      “我辈读书人才是江山社稷之根本。”
      赵长越每十日一讲,针砭时弊。
      他讲的都是大魏为何沦落至此,但矛头指向的却都是皇帝李策。
      他甚至还说,“都说陛下是紫微星下凡,可我从来不信鬼神,肯定是有人妖言惑众。”
      “陛下跟我等一样,也有七情六欲,正因为如此,陛下的欲望太多,才导致民不聊生。”
      虽然这些是大逆不道的言论,但江南不少书生就听他这一套,全被他忽悠瘸了。
      甚至把他奉为救世之能臣。
      还传扬什么只有陛下重用赵先生,方能中兴大魏。
      赵长越今日讲完后,他告诫诸位学子要好好读书,便回家了。
      今日家里有客。
      是他的同窗好友,江南有名的大儒,周学正。
      “赵兄,你现在可是汴州的风云人物,等将来东林书院的学子中榜入朝,你可要门生故吏满天下了。”
      “周兄谬赞了,如今世道不堪,明年的秋闱还不知道有没有。”
      谈及当下局势,两人均一筹莫展。
      周学正话锋一转,“赵兄,我来府上,一是看望老友,二是提醒一句,你讲的那些太过大胆,若是传到山海关,恐对赵兄不利。”
      赵长越却冷哼一声,“朝中衮衮诸公溜须拍马,没有人说真话,陛下又是一个喜欢听阿谀奉承的,我大魏才沦落至此。”
      “我从小读圣贤书,圣人教诲我要刚正不阿,仗义执言,我如果不把真话告诉诸生,这天下就没救了。”
      他说得铁骨铮铮。
      
      
  

第112章 去山海关游学,读书人的新追求[2/2页]